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向媒体表示,可能很快就会对Tiktok的收购行动达成协议:“我们正在与四个不同的买家打交道,很多人都想要它(Tiktok)。”
特朗普表示,非常希望帮助促成这笔交易,并且,作为条件,他认为美国政府应该获得该公司50%的股份。分析员预估,TikTok市值可能高达500亿美元。有兴趣收购TikTok的潜在买家中,包括美国房地产大亨麦考特。截至目前,TikTok及母公司字节跳动还未就此答复媒体的询问。

路透社对于该消息的报道截图TikTok美国沉浮录

TikTok的美国之旅始于2017年,字节跳动推出该应用并收购Musical.ly后,迅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社交媒体之一。然而,其全球化扩张随即引发美国政府的关注。2019年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Musical.ly非法收集未成年人信息为由罚款570万美元;同年11月,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启动对字节跳动收购Musical.ly的审查,指控其“将美国用户数据发送到中国,威胁国家安全”。2020年8月,时任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签署行政令,要求TikTok在90天内出售或剥离美国业务,否则将被封禁。TikTok随即发起四次法律诉讼,但美国最高法院最终维持禁令。202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势力控制应用法》(即“不卖就禁”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将全面封禁。TikTok随后发起法律诉讼,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25年1月17日裁定该法案合宪,导致TikTok于1月18日暂停美国服务。1月19日,重返白宫的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法案执行期限延长75天至4月5日,并威胁若中方不批准交易,将对中国加征关税。这一操作被解读为特朗普对TikTok态度的重大转变——从“封禁”转向“交易”。他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晒出TikTok上与其相关的超百亿浏览量数据,直言“我为什么要放弃TikTok?”。随着4月5日临近,特朗普多次释放延期信号。3月6日,他称“若未达成协议,可能再次延长期限”,并强调“对TikTok很感兴趣,希望中国批准交易”。直至此次进一步透露“正与四个买家团队谈判”,并重申美国政府应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持有TikTok50%股份的设想。

Tiktok官方界面Tiktok背后的多重交锋

(一)特朗普的双重动机特朗普对TikTok态度的转变,既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也暗藏其经济考量。首先,TikTok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通过TikTok与年轻选民互动,承诺“拯救TikTok”以换取支持。这一策略奏效,年轻选民的支持率显著提升,成为其连任的关键因素之一,封禁TikTok可能失去这一关键票仓。其次,特朗普试图通过TikTok交易获取经济利益。他提出美国政府应获得TikTok50%的股份,并威胁若中国不批准交易,将对华加征关税。既符合其“美国优先”叙事,也可能为政府创造长期收益。(二)中方的立场与反制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多次强调反对美方“胁迫交易”,要求尊重市场原则。若交易涉及中国核心技术或数据,需符合中国法律。同时,美方加征关税的行为已引发中方对等反制,进一步复杂化谈判。(三)潜在买家的进退两难目前的潜在买家名单中,谣传包括房地产大亨麦考特、网红MrBeast、投资人奥利里等,但科技巨头如马斯克明确表示“无兴趣”。目前,TikTok美国业务估值或达500亿美元,但接手的买家需承担数据合规、中美监管风险及用户流失压力,因此谈判进展缓慢。

2023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外媒报道截图TikTok的“不可替代性”从何而来

(一)用户粘度强2025年2月,TikTok短暂下架期间,美国用户转向小红书(Rednote)等替代平台,但其体验远未达到预期。Sensor Tower数据显示,TikTok重新上架后,下载量翻倍增长,而小红书的下载量暴跌91%,日活用户仅维持在下架前25%的水平。这印证了TikTok在内容生态、算法推荐和用户粘性上的绝对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TikTok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53分钟,远超Instagram(34分钟)和X(原Twitter,31分钟)。这种“成瘾性”不仅源于短视频的娱乐性,更与其精准的算法和社区文化密不可分。即便面临封禁风险,用户依然选择坚守,甚至发起#SaveTikTok话题声援,形成对美政府施压的民间舆论力量。(二)商业生态潜力巨大尽管政策风险高悬,TikTok的商业生态却展现出惊人韧性。2024年,TikTok Shop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3%,远超SHEIN(26%)和TEMU(28%)。许多卖家表示:“即使TikTok被禁,其用户流量和转化效率也暂时无法被其他平台替代。”部分卖家已启动多元化布局,将业务延伸至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例如,TikTok墨西哥站上线首周GMV突破千万美元,巴西、日本站也在筹备中。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既分散了风险,也倒逼TikTok加速全球化进程。(三)模仿者难以复制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等模仿产品虽借TikTok下架之机抢占市场,但其下载量在TikTok回归后迅速下滑。究其原因,TikTok的算法优势和创作者经济已构筑起难以复制的壁垒:1、算法护城河:字节跳动的推荐系统能精准捕捉用户兴趣,而Meta等巨头受制于隐私政策调整,算法效率大打折扣。2、创作者激励:TikTok的分成机制和流量扶持吸引大量优质创作者,形成“内容-用户-广告”正向循环。

美国民众抗议反对美国政府禁止Tiktok/外媒报道截图Tiktok未来的走向

面对美国政府的高压,TikTok的应对策略充满挑战。首先,字节跳动明确拒绝出售核心算法,强调其受中国法律保护。但美国政府要求的股权让渡与数据控制权,直接触及公司核心利益。其次,TikTok的潜在买家虽有兴趣,但需解决技术剥离、数据安全等复杂问题。此外,美国国会与最高法院对法案的支持,使得特朗普的行政令可能面临法律挑战,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对于Tiktok未来的走向,坊间有以下三种猜测:1、继续延期:法律允许特朗普将期限再延90天,但需证明交易推进中。若4月5日前无突破,延期概率极高。2、合资方案落地?特朗普的“50%主权基金持股”设想若实现,TikTok将成中美合资企业。但中国法律是否批准、技术如何拆分仍是难点。3、法律战或被迫出售:若谈判彻底破裂,TikTok可能面临“技术封禁”,但其用户基础与商业价值或迫使美国政府妥协。TikTok的遭遇折射出中美科技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美国“国家安全”泛化的趋势,其命运已超出商业范畴,成为大国角力的筹码,最终结果也许将在权力、资本与民意的交织中缓缓浮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