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商标转让?官方回应
2月12日,针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进行转让一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食品公司”)。
声明解释,“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娃哈哈集团公司名下。娃哈哈食品公司成立时,娃哈哈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该次出资经过评估并获得了当时主管部门的同意,“娃哈哈”系列商标也作为实物出资项下无形资产列入,同时部分商标以资产转让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团公司购买。据此,娃哈哈食品公司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所有权,娃哈哈集团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权。双方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
之后,因娃哈哈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并非因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转让事由。
“娃哈哈”系列商标登记在娃哈哈集团公司名下期间,娃哈哈食品公司作为商标实际权利人长期自用,并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娃哈哈”系列商标。
声明表示,近期,为进一步提升娃哈哈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基于娃哈哈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娃哈哈集团表示,针对本次商标转让事件,目前正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且未对集团公司经营和资产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图源:@娃哈哈
新闻链接
2月11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对“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结束,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但商标受让主体未显示。据了解,娃哈哈集团其拥有的饮料、童装、医疗器械等多类目“娃哈哈”商标均办理了商标转让。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
对于商标转让一事,娃哈哈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内部在沟通,真的很突然。”
熟悉商标业务的黄钰鹏律师表示,商标“申请收文”,意味着提交的商标转让申请,商标局已收到。在他看来,商标转让通常都可以转让成功,至于商标的受让方,一般晚点会公布。
早在1996年,娃哈哈集团与达能公司的合资企业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就曾签署过商标转让协议,但该协议一直未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2007年,双方也曾因商标转让问题发生过纠纷。
2024年2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手了父亲名下多家公司。据企查查官网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宗庆后(现变更为宗馥莉),注册资本约5.26亿人民币,目前,该公司由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宗馥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分别持股46%、29.4%、24.6%,宗馥莉是娃哈哈第二大股东。
据悉,2024年10月底,就有娃哈哈员工称,他们担心宗馥莉在大刀阔斧的“去娃哈哈化”。宗馥莉接班后,去年4月以来,便要求很多娃哈哈员工将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后者是宗馥莉实控的公司。在股权上,宏胜和娃哈哈集团之间毫无关系。
据报道,截至2024年12月,原娃哈哈营销部门、研发部门、设备部门的负责人,各生产片区总经理及各省销售负责人,以及不少娃哈哈普通员工均已转签至宏胜。转签合同涉及的范围也在持续扩大,从最初的生产、销售等核心部分的管理层,到娃哈哈集团的经销商合同,再到大部分基层员工。
另外,去年6月以来,宏胜旗下还新设立了多家销售公司——6月成立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杭州宏胜营销有限公司,7月成立拉萨宏胜营销有限公司。而此前,宏胜的销售主要依托娃哈哈集团的销售资源。
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有娃哈哈员工反馈,公司曾拿员工的岗位、工资,甚至年底分红来作为转签合同的筹码。一位娃哈哈在职老员工李文(化名)表示,他和许多同事私下交流得知,未转签劳动合同的大部分员工,年终奖和分红收入有的减半,有的比以前直接打了两三折。
宗庆后在世时,据报道,2019年、2021年至2023年,娃哈哈每年给员工发放了约6亿元年终奖。而今年春节前,娃哈哈没有像往年那样,公布年终奖总金额,只公布了全年薪水总额。
据了解,宗馥莉曾在去年底经销商大会上宣布,娃哈哈的业绩已拉齐到了10年前的业绩规模。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10年前(2014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为720.43亿元。按此测算,娃哈哈去年营收应达到了700亿元。2023年其营收规模大约为500亿元,相当于去年多增长了200亿元。
■综合自@娃哈哈、《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城市报此前报道、封面新闻、企查查
■编辑:越玥、张阿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