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下的陶华碧:老干妈的坎坷之路
曾经在税务会议上怒斥贵阳领导的陶华碧,今日已难以显露当年气魄。老干妈品牌的销量骤降,纳税金额减少,陶华碧的底气也不复当年。
回想曾经,由于税务统计漏计老干妈税款30万,陶华碧公开在表彰会上训斥区领导,区政府立即更正,并向其道歉。陶华碧的豪言壮语背后,是她为政府贡献巨额税收和解决大量就业的业绩。当时,老干妈是少数在全国广受欢迎的贵州本土企业之一。
然而,时光流转,老干妈的辉煌不再。贵州出现诸如大数据中心、茅台等多家企业,与老干妈相比,它们的业务范围及利润空间更为庞大。老干妈也在内部管理上遭受困境,陶华碧的两个儿子管家不力,致使她不得不重新出马振兴家业。
据工厂员工爆料,老干妈的出货量比从前已减半,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薪水也相应减少。同时,因为辣酱市场竞争加剧,辣椒收购价格上涨。陶华碧曾试图通过提供化肥和种子来绑定农民对老干妈的辣椒供应,但是农民却因市场价更高而选择卖给其他买家。
老干妈在成本上升和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下,2021年销售额暴跌至42亿,陶华碧复出两年后甚至不再公布销售额,仅凭工厂发货量揣测销量减半。
这让人思考: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该如何持续增长?辣酱市场本身规模有限,老干妈要想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2005年曾考虑涉足房地产市场,但陶华碧坚持专注主业。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恒大集团的许家印在多元化发展中遇到了困境。
尽管现状较往昔已大不如前,但陶华碧的老干妈依然占有中国市场显著份额,丰厚的利润为陶家带来富足的生活。追比恒大的困境,陶华碧享受着晚年生活中的宁静与舒适,儿孙环绕,医疗护理周到,反观许家印,则是命途多舛。
时代在变,陶华碧的故事为后来者提供了深刻教训:在企业经营中,过于扩张可能导致资源过分分散,专注本业反而可能带来长久盈利和家族幸福。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中,如何保持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将是每位领导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