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长辈岂能当成打卡任务
这距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呢,有些人就忙乎起来了,急忙要去祭祖上坟什么的,还理直气壮地说不就是个形式嘛,早去早完事。
类似这样的人都是这样急急匆匆的,到路边买束鲜花,往坟上一放就完事了,意味着今年这项任务就完成了。
个人感到这样很不妥,首先没有理解清明节的真正意义,特别是对长辈的追思和缅怀。最起码的从时间安排上看,对于没有急事特事的来说,还是要选择正日子,也就是清明节这天,真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提前,但不能提前这么长时间,有的早在两个星期之前就去送鲜花了。
其次,祭祖和追思、缅怀长辈不是形式,这是对长辈最好的纪念和传承。记得在农村,对于有已故老人的子女,是相当重视清明节这个日子的,这天不管多忙,都要回到家中和亲人们一起去上坟,要点香、敬酒什么的,有些人总是表达不尽,放声痛哭,这是真正的思念怀念长辈。
再次,祭祖和追思、缅怀长辈是作为晚辈发自内心的行为,对已故老人的敬仰和纪念,不是给他人看的,根本就不是形式,也不能当作形式,如果当作形式的话还不如不去呢,这样会给自己的晚辈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看来,作为任务为打个卡去祭祖和追思、缅怀长辈,更是笑话了,这本是个庄重严肃的日子,结果让这些人给弄得很不严肃了,这太不应该了。
有的几个人,或者是一群人,拿束鲜花,嬉皮笑脸地,甚至还刷着手机,开着车,有的人连车都不下,安排一人把花放在坟前,连一秒都不多想停留,想想这样的祭祖不纯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嬉皮笑脸地是对长辈的尊重,一个劲地刷手机,连车都不下等等,这叫什么?如此这般真不如不去。心里有长辈,念念不忘长辈,比这种没用的形式还要真诚,还要好。
个人因工作原因和地域,很少回原籍参加这样的活动,但对已故父母的恩情始终不忘,虽然面上没有去搞这些形式,家里人做的都非常好,但通过个人写纪念文章等特殊的方式纪念,很好地表达了追思,当然不局限于清明节了,类似于中元节、寒衣节等都从未忘记老人,哪怕是在心里叨咕叨咕老人家也一种思念。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而且还要放假,希望一些人不要只想着踏青,要真心诚意地去祭祖和追思、缅怀长辈,千万不要搞这种没有意义,只为走过场、当成任务为打卡而打卡的形式主义,这样不如不去。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