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陷入困境,一年仅售14辆新车,亏损高达10亿元
一年生产0辆车,卖出14辆,亏损10个亿!
你敢信,这竟然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众泰汽车交出的2024年成绩单?
说好的“豪车梦”,咋就成了“黄粱一梦”?
想当年,一句“这辈子能不能开上保时捷,就看众泰了”,简直火遍全网。
可现在呢?
“保时泰”成了“保时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啥?
要说这众泰的没落,最受伤的,还得是那些掏心掏肺支持它的经销商。
2019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众泰4S店,那叫一个惨淡。
没车卖啊!
售后也跟不上啊!
你让这些指着它吃饭的人,咋整?
有些经销商,咬咬牙,退网了,想着及时止损吧,结果前期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还有些,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苦苦支撑,盼着众泰能咸鱼翻身,你品,你细品,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无奈?
就说山东临沂吧,一家开了好几年的众泰4S店,2020年关门大吉,老板赔了个底朝天。
你说,这老板当初也是看好众泰,砸锅卖铁干起来的,结果呢?
唉,真是一把辛酸泪。
众泰能火,靠啥?
说白了,就是“山寨”。
SR9一出,直接对标保时捷Macan,外观那叫一个“神似”。
可“山寨”毕竟是“山寨”,质量上不去啊!
T700爆出“方向盘门”,开着开着方向盘抱死了,这得多吓人!
T600发动机渗油,SR9做工粗糙,开出去都掉价。
老百姓又不傻,一次两次上当,谁还敢买?
这口碑一崩,啥都完了。
“平替”?
不存在的,直接成了“笑柄”。
你说,谁愿意花钱买个被人笑话的车?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铁牛集团的操作。
铁牛集团除了汽车,还搞房地产、能源,摊子铺得太大,结果啥也没搞好,资金链紧张得要命。
2017年,铁牛集团1.1亿拍了块地,5个月后2.68亿卖给上市公司,这钱赚得,你懂的。
2018年,公司账上65.51亿的商誉,占收购价的一大半,这数字,你瞅着都悬。
这铁牛集团的创始人应建仁,也跟着倒霉。
以前是百亿富豪,现在呢?
默默无闻,很少露面了。
你说,这钱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再说说政府补贴,这事儿也挺微妙。
众泰刚起步那会儿,地方政府那是大力支持,又是给地,又是减税。
可这“糖”吃多了,就忘了自己走路了。
过度依赖补贴,自主创新就没了动力。
等到新能源补贴退坡,众泰立马就“裸泳”了。
更奇葩的是,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对外地品牌搞“地方保护”,这也不利于众泰发展啊!
你说,这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优胜劣汰,你搞保护,只会让企业越来越懒,越来越没竞争力。
2015年,众泰也想转型,搞新能源,云100、E200啥的,也卖出去一些。
可你猜怎么着?
云100卖5万,3.5万是补贴!
说白了,就是靠补贴撑着。
等到2019年补贴一退,立马歇菜。
T300EV,冬天续航缩水,电池衰减,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
你说,这技术不行,光靠政策,能行吗?
2020年,众泰实在撑不住了,破产重整,欠了200多亿。
2021年,江苏深商接盘,投了20个亿,结果承诺的60亿增资,也没影儿。
2022年,众泰说要复产T300,一年卖一万辆,结果呢?
2023年卖了111辆,2024年更惨,14辆!
这哪是汽车,简直就是“僵尸车”!
众泰的20年,是中国民营车企野蛮生长的缩影。
它用0产量、14辆销量、10亿亏损的数据告诉我们:没有真本事,光靠吹牛和“山寨”,迟早要完。
这年头,想靠“歪门邪道”走捷径,行不通了,还是得脚踏实地,好好做产品,对得起消费者,这才是正道。
至于众泰,也许,真的要说再见了。
这“保时泰”的故事,终究只是一场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