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一综艺出来,杨子3个月连上3档节目爆红,麦琳却惨遭抵制失业

自在银儿 3周前 (03-15) 阅读数 5 #娱乐

“我只想好好活着。”

这是麦琳在千字长文中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但网友的回应却是“麦言麦语”的调侃。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她和杨子还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如今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杨子,那个在《再见爱人》里把黄圣依怼到崩溃的“爹味男”,短短三个月内摇身一变,成了综艺圈的宠儿。

从《我们的爸爸》到《我就是演员》,他踩着每一个争议点制造话题,甚至还在亲子节目里扮演起了悔过好爸爸。

观众的态度也随着他的“洗白”而转变,曾经的“PUA大师”如今被称赞为“杨老师好可爱”。

尽管他在节目中连尿布都不会换,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作方眼中的“工具人”,既能引爆热搜,又不会触怒观众底线。

而麦琳,那个在《再见爱人》里买熏鸡、闹小脾气的“作精”,却成了众矢之的。

她瘦身成功,上综艺分享减肥心得,却被弹幕嘲讽“又来圈钱”。

她的直播带货被骂“吃相难看”,甚至连赞助商都连夜将她除名。

更惨的是,她的老公李行亮也因“宠妻人设”翻车,商演从50万跌回谷底。

麦琳试图转型正能量宝妈,但观众却不允许“反派洗白”。

她的千字长文喊冤,却成了网友玩梗的素材。

这场魔幻大戏的背后,藏着娱乐圈最现实的生存法则:黑红可以,但得按剧本走。

杨子深谙此道,他精准地踩着每个争议点,制造话题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不触怒观众底线。

而麦琳却成了资本试错的牺牲品。

节目组最初捧她当“绝望主妇”吸引火力,没想到观众入戏太深。

当她试图转型时,观众却不允许“反派洗白”。

更讽刺的是,观众对两人的态度差,暴露了娱乐圈的潜规则暗流。

杨子的“黑历史”被包装成真性情:骂老婆是“直男发言”,控制欲强叫“霸道总裁范儿”。

而麦琳的拧巴性格却成了原罪,强势是“压迫老公”,节俭是“立人设翻车”,连减肥都被说成“心机炒作”。

观察员胡彦斌当面怼麦琳“精神控制”获得满堂彩,轮到杨子PUA黄圣依时,弹幕反而夸“夫妻情趣”。

这场双标背后,是观众无形中配合了资本的流量游戏。

我们需要一个永恒的“反派”来投射生活压力,而资本总能及时送上新的出气筒。

麦琳的熏鸡带货让商家销量翻倍,但没人记得;她的减肥逆袭激励了宝妈群体,但没人关心。

她的千字长文,字字珠玑,却成了集体宣泄的狂欢。

最终,麦琳在网友的抵制下,和她老公李行亮一样失业了。

当初骂杨子时人人喊打,现在看他捞钱却集体失忆;当初心疼麦琳婚姻不幸,现在抵制起来比谁都狠。

这种“双标”背后,是观众无形中配合了资本的流量游戏:我们需要一个永恒的“反派”来投射生活压力,而资本总能及时送上新的出气筒。

面对网友的怒火,麦琳的道歉姗姗来迟,但这场围猎早已超越了对错,变成了一场集体宣泄的狂欢。

她的熏鸡带货让商家销量翻倍,但没人记得;她的减肥逆袭激励了宝妈群体,但没人关心。

千字大作,字字珠玑,却成了网友玩梗的素材。

这场魔幻大戏,让人看清了黑红流量的本质:来得快,反噬得更狠。

杨子捞金无数,麦琳却失业在家。

当初骂杨子时人人喊打,现在看他捞钱却集体失忆;当初心疼麦琳婚姻不幸,现在抵制起来比谁都狠。

这种“双标”背后,是观众无形中配合了资本的流量游戏:我们需要一个永恒的“反派”来投射生活压力,而资本总能及时送上新的出气筒。

“我只想好好活着。”

麦琳的这句话,成了这场狂欢中最后的叹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自在银儿

自在银儿

自在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