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全民唾弃:阿丘如何用一张嘴毁掉整个人生?

饼干挣大钱啦 2个月前 (03-17) 阅读数 1 #娱乐

2020年2月20日深夜,微博热搜突然炸开。央视前主持人阿丘的账号截图疯狂刷屏,配文"东亚病夫的牌匾该摘下了"刺得人眼睛生疼。

这个曾经在《社会记录》里妙语连珠的男人,竟在武汉封城第27天,要求中国向世界鞠躬道歉。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张截图时,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摔碎。同事老张直接在工作群爆了粗口:"这孙子疯了吧?"

那晚我的手机震动就没停过,三个媒体群同时弹出上百条消息。

有位武汉的医生朋友凌晨三点发来语音,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打磨过:"我们拿命在拼,他在背后捅刀子?"

时间倒回1992年南宁纺织厂。24岁的邱孟煌穿着深蓝工装,蹲在仓库角落写诗。

这个中文系毕业的文艺青年,每天的工作是核对库存单。

但谁都没想到,十年后他会变成全国观众熟悉的"阿丘",更想不到二十八年后的陨落。

"那时候他总带着笔记本,逮着人就问'这段台词顺不顺'"。老同事王师傅回忆,阿丘逮着厂里每个职工当观众,硬是把仓库改成了排练场。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执着,让他从纺织厂杀进南宁艺术剧院,又撞开央视大门。

2003年《社会记录》开播,阿丘穿着花衬衫往镜头前一坐,开口就是"今儿咱们唠点掏心窝子的话"。

这种菜市场唠嗑式的播报,在正襟危坐的央视演播厅里,就像往清汤锅里倒辣椒油——瞬间点燃观众热情。

巅峰坠落:三件事毁掉二十年积累

1. 2009年桃色风波:

北京东四环某高档小区保安至今记得,那天凌晨三点,戴墨镜的女人哭着冲出门岗。

第二天《知音》杂志就爆出"央视名嘴包养中戏女生"的猛料。

虽然当事人极力否认,但圈内人都知道:阿丘的婚姻早成了空壳。

2. 2016年节目事故:

在《客从何处来》录制现场,阿丘突然对着镜头哽咽:"我外公是被冤枉的..."。

后来才知道,他私自篡改节目组核实的家族史。

那次事件后,台里再没让他碰过人文类节目。

3. 2020年致命微博:

最讽刺的是,那条引爆舆论的微博,发布于他确诊甲状腺癌的第三天。

知情人透露,当时他刚做完手术,可能受药物影响情绪失控。

但观众不会原谅:2.8万条评论里,"滚出中国"的骂声盖过了所有解释。

上个月我在通州某城中村撞见阿丘时,差点没认出来。

56岁的他蹲在菜市场门口,跟摊主为了两毛钱吵得面红耳赤。

褪色的灰夹克沾着油渍,手里拎着打折处理的蔫菠菜。

"现在接商演吗?"我试探着问。他眼神躲闪:"有活介绍?婚礼主持也行。"

这个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主持过颁奖礼的男人,如今报价跌到3000块/场,还经常被临时砍价。

更唏嘘的是他女儿的情况。那个曾经在央视春晚后台跑来跑去的小姑娘,现在INS账号简介写着"单亲家庭受害者"。

最新动态是张阴郁的自拍,配文"有些人根本不配当父亲"。

三点启示:公众人物必须绷紧的弦

1. 话筒不是扩音器:主持人的嘴连着国家话筒,当年阿丘在《第十放映室》调侃"某些导演该去治治脑子"时,就该明白话语的杀伤力。

2. 苦难不是免罪牌:生病、离婚、童年阴影,这些都不能成为伤害公众感情的借口。就像网友说的:"我们理解你的痛苦,但不原谅你的伤害"。

3. 才华需要底盘托着:从毕福剑到阿丘,央视这些年折掉的名嘴都在证明: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可以不够完美,但不能没有底线。

尾声:当聚光灯熄灭之后

离开城中村时,我听见菜市场广播正在放《难忘今宵》。

阿丘突然停住脚步,对着空气做了个举话筒的手势,嘴唇无声开合。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2005年央视演播厅里神采飞扬的他。

但生活没有NG重来的机会。这个曾经站在传媒金字塔尖的男人,终究为自己的狂妄买了单。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爬上多高,而是站稳别摔。

(原创声明:本文由深度观察员独家撰稿,已启动全网维权。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互动话题:您认为公众人物失言后该不该被原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关注本账号,明天将深挖另一位争议名人的跌宕人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饼干挣大钱啦

饼干挣大钱啦

娱乐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