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斑块严控血脂就够了?同时控制这个因素,心血管风险再降一半
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想要活得健康长寿,大多数人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人上了年纪,几乎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硬化的动脉中的易损斑块,如果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带来心梗,脑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如何稳定斑块,甚至是“逆转”斑块,成了很多朋友的心病。
总会有不少读者朋友留言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多少,才能稳定斑块?这个问题之外的思维逻辑就是,是不是我只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一定程度,动脉硬化斑块就会稳定,甚至逆转了?
诚然,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的首要靶点,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延缓动脉硬化,稳定斑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如果认为只要把这个值控制到极低的范围,比如低于1.4mmol/L的水平,就一定能够稳住斑块,或者逆转斑块,这样的认知也是不够科学全面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进展风险因素,并不仅仅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个。
一项4月1日新近发表在权威期刊 EHJ 上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预防发生),同时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a水平,能够更好地预测20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脂蛋白a我们就不多说了,这个血脂指标需要关注控制,但目前尚无能够高效降低脂蛋白a的针对性药物。而且此次研究中也发现,相对于脂蛋白a,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长期风险评估价值显著更高。
该研究中在随访20.5年后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处于最低水平的人群,相比处于最高水平的人群,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了78%和55%!
这个高敏C反应蛋白代表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炎症水平,慢性炎症是导致血管内皮出现损伤,最终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内皮下方沉积,引发免疫反应,最终形成脂质核心的血管硬化斑块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和逆转斑块来说,如果光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不改善身体血管的炎症状态,还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如果只是严格控制了血脂水平,但忽略了身体炎症反应的控制,那么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了较低的水平,例如2.6mmol/L以下(一级预防靶点),动脉硬化的进展仍然不可避免,更谈不上稳定和逆转斑块的问题了。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有些朋友,已经严格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但仍然会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如何控制身体的炎症水平在低水平呢?我们还是强调生活干预和合理用药两个方面。
在生活上,应该注意做好健康饮食、定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缓解压力,保持充足睡眠等多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
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维生素的饮食,都是抗炎的好帮手。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烟酒对身体细胞带来的损伤,是引发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戒烟限酒也是很有必要的。
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加重身体的炎性反应,学会保持平和心态,通过运动,冥想等活动来舒缓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对于维护整体健康和降低炎症非常重要。优质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调节炎症反应。
在合理药物方面,很多用于三高控制的慢病药物在降脂,降压,降糖之外,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的药物,被发现具有显著降低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简单为大家总结如下。
1. 降脂药物
我们最熟悉的他汀类药物,就是兼具抗炎作用的降脂药,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的这种抗炎作用,并不是由于降血脂所介导的,而是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一种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心血管风险方面,才会一直保持基础用药的临床地位。
除了他汀以外,单组分的EPA制剂(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IPE),依折麦布等降脂药,也都有一定改善炎症作用,可以与他汀组合协同降脂的同时,进一步抑制炎症,降低心血管风险。
2. 降压降糖药
高血压,高血糖也是导致血管内皮炎症的重要风险慢病。而在降压降糖药物治疗中,也有诸多药物兼具抗炎作用。
大家熟知的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都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从而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特别是普利类药物,还能减少缓激肽的降解,增强其作用,促进NO生成和前列环素释放,改善内皮功能。
在降糖药物中,明确具有抗炎,改善代谢作用的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类药物(如恩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都是在降糖之外,额外能够缓解炎症的药物。
3. 其他药物
除了上述本身具有慢病控制作用的药物以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经典药物,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了小剂量的秋水仙碱(痛风治疗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另外,一种大家熟知的药物黄连素(盐酸小檗碱),也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盐酸小檗碱能够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这些炎症因子的抑制也有助于减轻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
总之,对于我们动脉硬化稳定斑块,逆转斑块来说,需要大家明白的是,有时候仅靠控制血脂水平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够通过健康生活干预和合理用药,降体内的炎症水平控制到极低水平,才能够更全面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Jordan M Kraaijenhof, Nick S Nurmohamed,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oprotein(a) universal one-time screening in primary prevention: the EPIC-Norfolk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