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彩礼到违背妇女意愿:农耕文明与信息文明的冲突
关于婚姻的分析数据,还是很受网友们关注的,所以我们持续从不同的角度,从数据中挖掘一些与婚姻相关的信息。
大同订婚案,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多男性网友看到结局,直言打算躺平、终身不婚。从宏观数据的角度看,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叠加性别比失衡,的确对一部分男性网友的影响很大。当今世界的冲突不断,但究其核心原因,大体上是社会发展水平背后的思想差异造成的:一群农耕文明内核的人,想拥有更大的权力;而一群信息文明的人,总想打破这种权力。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拥有不同社会体制国家之间,也存在于相同体制的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从这个角度看,大同订婚案的核心,是农耕文明下的彩礼与信息文明下的自由之间的冲突。在农耕文明之下,彩礼相当于卖身契。有一句俗语很适合描述这种现象: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在农耕文明之下,娶妻要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交换彩礼(注:大同订婚案彩礼,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是单边的)。完成这个仪式之后,你就是我的人,你的身体自然也是我的,包括性权利。进入信息文明(实际始于工业文明)以后,女性可以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农耕文明,女性无法支撑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需要用生育权来换取生存权),所以可以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此谓之男女平等。从目前的法律和制度来看,大体上是按信息文明设计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照搬了发达国家的方法):女性在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拥有远超农耕文明的自主权。在这种制度下,婚姻是一纸合约、而不再是卖身契。哪怕成了家、哪怕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女方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法律规定:女性付出养育子女的劳动之后,可以平等分享男方婚姻存续期间赚来的财产。这便是女性哪怕结婚生育后,仍然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证据。所以,哪怕是婚内的某个阶段,只要违背了女方的意愿,也会构成强奸罪:婚内强奸,相信很多网友并不陌生。以上是社会经济在两千多年的巨大变革,但思想的变革,远远跟不上这个变化的速度,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仍然是很多人观念里不变的内容。当两种思想出现冲突之后,一个小小的案件,也能引起全国人的关注,这便是为何这个案件如何受关注的原因。顺便提一句:十几年前的“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从本质上讲,也是两种文明下两种处事方式的冲突。回到前述的结论上,我们真的准备好了,来迎接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吗?如果衡量我们到底处在文明的哪一个阶段上?人均GNI(人均国民总收入),是被广泛采用的、用来描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人均GDP,但比人均GDP更科学合理的、与收入相关的指标。如果一个区域的人均GNI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信息文明,反之很可能仍处在信息文明以下,比如工业文明、农耕文明等。在这个世界上,一部分国家的规模太小,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参考意义不大,故图表剔除这部分国家,仅选取人口达到5千万人或GDP达到5千亿美元的国家。考虑到购买力差异,我们再加入购买力因素,采用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的人均GNI,作为排名的依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