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押中天时,偶失人和

止戈见闻 1天前 阅读数 33 #财经

作者丨梁    潇

编辑丨何足道

运营丨方剑维

3月29日22时44分,G50沪渝高速安徽芜湖段,一辆黑色小米SU7以100km/h的速度撞向中央护栏。监控视频显示,车辆在剧烈撞击后瞬间起火,火势在3分钟内吞噬整个车身。

这场惨烈事故带走的不只是三个即将踏上考场的年轻人,更将小米这家跨界造车新势力的安全短板暴露在全国公众视野。

家属王女士的控诉字字泣血:"手机弹窗显示车祸坐标时,我们甚至来不及悲伤,直接驱车500公里往安徽赶。到达时只看到被烧成骨架的车体,殡仪馆的车刚好拉走孩子的遗体。"这场横跨三代的家庭悲剧,将新能源车的安全焦虑从技术参数层面直接拉入人性维度。

1

家属提出的两大质疑直指新能源车安全命门:

(1)碰撞后车门锁死现象:根据2023版C-NCAP碰撞测试标准,车辆在碰撞后应自动解锁车门。但事故车辆是否存在系统失效?

小米官方对"锁死"指控始终保持沉默,仅表示已启动调查。某汽车安全工程师透露:"目前主流车型多配备碰撞感应解锁装置,若该功能失效,可能涉及传感器、ECU控制单元或线路短路等多重因素。"

(2)电池爆燃速度异常:从事故发生到整车燃烧殆尽仅17分钟,远超国标要求的5分钟逃生黄金时间。

动力电池专家指出:"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后蔓延速度极快,但优秀的热管理系统应能争取更多逃生时间。此次事故需重点检测电池包变形程度及热管理系统的响应逻辑。"

小米将事故车辆运往北京进行鉴定的做法引发争议。法律界人士表示,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关键证据保全需有第三方公证机构参与,家属作为直接利益相关方理应获得同等知情权。

2

作为人尽皆知的营销大师,雷军深谙"流量密码"的打法,在小米汽车问世过程中将此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1)发布会流量盛宴:SU7上市时,雷军以"自动驾驶天花板"为噱头,邀请半个科技圈站台,单场直播观看量破亿

(2)社交媒体矩阵:通过"雷军系"KOL构建传播矩阵,每个技术参数都能形成传播爆点

(3)跨界营销组合拳:与《原神》联名发布痛车版本,在B站发起"小米汽车变形记"UGC活动

但流量狂欢在安全事故面前瞬间崩塌。对比特斯拉"刹车门"事件中48小时内的三次官方回应,小米在事故72小时后的首份声明仍回避核心质疑,这种"鸵鸟策略"与其擅长的闪电战打法形成刺眼反差。

危机管理媒体人梁潇指出:"当生命逝去时,任何技术话术都是对公众情感的二次伤害。"

3

这起事故折射出整个行业面临的三大挑战:

(1)安全标准滞后:现行国标GB 3811-2008已实施15年,未涵盖电池热失控、智能系统失效等新场景

(2)消费者认知盲区:中汽协调查显示,68%的新能源车主不清楚车辆碰撞后的应急处理流程

(3)企业责任失衡:部分新势力将80%研发资源投向智能驾驶,安全冗余系统投入不足

在资本市场,事故已引发连锁反应:小米汽车概念股次日暴跌9.2%,多家券商下调目标价。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起事件可能成为新能源车安全监管升级的转折点——工信部已明确表示将加速修订《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强制性标准。

4

小米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时机正是时候,可说是押中天时,今天却偶然地失去人和,面临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技术补课:需建立覆盖碰撞安全、电池安全、智能系统失效的三重防护体系,尤其加强60km/h以上高速碰撞工况的测试

沟通重构:设立家属沟通专线,定期公布调查进展,避免信息黑箱加剧信任危机

价值重估:在营销叙事中增加安全权重,将"参数竞赛"转向"生命守护"的价值主张

行业观察者指出:"特斯拉用17年证明,汽车安全的护城河不是代码而是责任。小米若想在造车赛道突围,必须让工程师思维取代产品经理思维。"

写在最后

当三个年轻的生命化作警示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该驻足反思:我们究竟是在制造交通工具,还是在驯服一头可能吞噬生命的机械野兽?

小米汽车这次迎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恰恰是整个行业从流量狂欢回归安全本质的契机。毕竟,汽车仪表盘上表面上跳动的是里程数,背后却是无数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值。

评论列表
  •   黑夜  发布于 2025-04-02 22:45:12  回复该评论
    不适宜自动驾驶环境,车辆要提醒车主主动断开自动驾驶
  •   用户10xxx22  发布于 2025-04-02 22:51:48  回复该评论
    接近100时速发生交通事故,黛妃的奔驰S600也没扛住啊!这两年发生的,林志颖特斯拉时速60碰撞起火,人撞晕车门自动锁死,要不是路人舍命砸车送医院抢救几天,他和儿子不也挂了,怎么没人去喷!百万雷克萨斯LX时速70国道碰撞起火,车门自动锁死,也是路人舍命砸车救出两人,一人被烧死,怎么也没人去喷?难道国货和国外品牌待遇不同,还是有人故意带节奏,一堆无脑喷子戏精上身?[静静吃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止戈见闻

止戈见闻

聚焦深度商业报道,探究背后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