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总理谷牧怎么评价华国锋和他的历史作用?

伍思瑶啊 1个月前 (02-26) 阅读数 355 #推荐

国家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后,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坚决地执行。在这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是改革浪潮中当之无愧的先锋大将。

那么谷牧究竟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他的人生经历又如何呢?

01追求进步

1914年,谷牧出生在山东的一户农家。当时的华夏大地一片凋零,人民生活在战乱压迫之中,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尽管如此,谷牧的父母仍然坚持供他读书,希望他明理改变命运。而谷牧也不负期望,一路从私塾读到了县城中学。在求学过程中,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17岁时加入共青团,18岁入党,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起初,谷牧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是左翼文学战线上的一员猛将。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他返回老家山东,组织开展党的革命运动。与此同时,谷牧还在八路军队伍中担任统战部部长及政委等职务,为宣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留在山东,一面构建地方武装,一面积极开展支前工作,发动群众,为战役的最终胜利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谷牧依然奋斗在老家山东,出任济南市委书记一职。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他从头开始做起,积极制定政策,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稳定恢复社会生产秩序,发展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不久后,他又被调往上海,在不同岗位上开展经济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03遭遇挫折

1954年,谷牧凭借在地方工作中获得的出色政绩被提拔调往中央,出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一职。那段时期,他兢兢业业,为经济起步阶段的中国呕心沥血,认真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改变工业布局,做了大量成绩斐然的工作。就在他准备大展宏图,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却遭到了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面对他们的疯狂行径,谷牧进行了坚决地斗争,他坚持实事求是,时刻不忘经济建设,将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哪怕自己正在遭到迫害。

这段艰难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3年,谷牧才恢复工作。然而江青等人的刁难并未停止,某次会议上她就一直逼问谷牧究竟是谁要将某乙烯工程安排到大庆的。谷牧只能解释这是客观经济规律,因为工程设备本就应该放在原材料产区的。然而江青并没有罢休,仍是不停地追问。两人争论之时,华国锋同志赶忙过来帮他解围,表示这是毛主席的决定,才结束这场闹剧。

对于这位曾帮过自己的华主席,谷牧非常尊敬。他认可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上做出的贡献,评价对方是个好人。

时间来到了1978年,邓公接过主持国家大事的工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拥有多年经济管理经验的谷牧受到了邓小平的重视。他受中央委托,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前往欧洲考察,学习西方的发展经验。回国后,他认真汇报所见所闻,参与各部门讨论,积极制定经济发展政策。谷牧认为我国可以积极吸引外资,引进国外贷款,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经济特区,为我国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009年,谷牧因病去世,享年96岁。回首往昔,他可谓是鞠躬尽瘁,在革命工作的每个阶段做到了全力以赴。年少时,谷牧积极接受进步思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投身报国理想。战争中,他立足自身职位尽职尽责,发动团结群众,宣传党的革命理念,支持前线战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呕心沥血。

特殊时期,他不忘理想信念,顽强斗争,以大局为重,一边搞经济建设,一边与反革命抗争,无愧于共产党人的操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伍思瑶啊

伍思瑶啊

伍思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