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心衰终末期!杭州多位医生发布求助信!救救她...
这几天,浙大儿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不少医护们都在转发一条朋友圈,为一位6周岁的新疆小女孩求助。
“6周岁的晚期心衰新疆小女孩,唯一的希望是来我院做人工心脏或心脏移植!4000多km,救护车四五天的车程,千里奔赴,花光积蓄,一度住在医院大厅没钱吃饭,父亲甚至想捐出自己的心脏给女儿......”
6岁女儿晚期心衰
父母奔波4000多公里求医
这位6岁小女孩名叫依依(化名),大眼睛、圆圆脸,可爱的新疆姑娘。 如果一切正常,今年9月依依本该上一年级了。 浙大儿院医生的朋友圈里,寥寥数语已经勾画出一个“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轮廓。 今年6月底,小依依感觉身体不适,吃不下东西,身体很虚弱。父母带她到当地拜城县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判断是心脏有问题,建议转上级医院。后来,小依依转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二十多天后,见情况仍未好转,医生建议转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考虑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一切都突如其来。四千多公里,巨额的医疗费,还有生死未卜的女儿。这对父母联系好救护车,拿出家里仅剩的3万多块钱,就从乌鲁木齐出发了。 中途,小依依突然出现发烧、感染,不得已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近急救。 经过四天四夜,带着依依到达杭州时,父母口袋里的钱也已所剩无几。 才6周岁,已经晚期心衰,115公分,体重十几公斤。 浙大儿院医生有经验:父母说孩子小时候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没有在早年做筛查。 依依最终确诊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重度反流、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损害等疾病。 “小女孩来的时候,还剩一口气。如果不收治,一条生命就没有了。我们各个科室的医生也只能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忙发动筹钱。”她很可爱,也很坚强
医护接力救助
离浙大儿院(滨江院区)不远处的一处小区住宅楼,有个“邻安小家”,这是浙大儿院联合街道、社区等组织,为了缓解异地就医的困难家庭没有落脚点等痛点而推出的。 小依依父母在医生们帮助下,免费暂住在这里。


已植入人工心脏,尚未脱离危险
之后还有较大医疗费缺口
依依目前怎么样了? “送来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了,已经是扩张性心肌病,是一个心衰终末期的患者。 我们是给她上了ECMO,就是心肺支持。”浙大儿院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副主任医师范佳杰说。
记者 钟玮 实习生 王佳敏 通讯员 祝姚玲
编辑 钟玮 审核 谢俊 谢珂
“杭州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