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定调?石破茂罕见强硬表态:日本不准备向美国做重大让步
前言
本月14日,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来看,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会议上罕见表态,说美国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扰乱全球的经济秩序。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算了,可偏偏石破茂当天还表示,日本不打算作出重大让步,这一表态也被媒体解读为:石破茂忍无可忍,终于要对美国发飙了?
为什么石破茂一定要强硬表态?
一方面,美国欺负日本太久了,另一方面,自从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不难看出日本是最早和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按理说本应该开诚布公的坐下来聊一聊,可没想到美国却给日本背后一刀。
也就是说,在石破茂好言相劝的时候,美国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该加征的关税一点也没少,如此一来,日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话又说回来,其实石破茂这一次的回应和表态并不算特别强硬,但为什么外媒坚持说这是日本对美国最强硬的一次表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直以来,日本对美国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的,尤其是在特朗普举起关税大棒之后,日本第一个站出来试图以“真诚谈判”来捍卫日本的利益,可结果呢,的确给特朗普留了一定的好感,但不多。
中国人一般在谈判的时候讲究:千金买马骨。这话的意思就是谁先投靠,谁给的好处多,立个标杆。
然而到了特朗普这边好像完全反过来了,对他而言,谁投靠的更快,就意味着谁好欺负,石破茂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从4月2日签署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之后,加之美国对进口去汽车加征25%的关税措施生效之后,日本经济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日本的汽车、钢铁以及铝等支柱产业普遍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层面来说,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日本一直将美国视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宣泄不满可以,但是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
日本很难摆脱对美依附
如今,日本的经济本就脆弱,因此石破茂所坚持的不采取报复性措施其实恰恰是想要以更理性的态度,从而寻求在谈判桌上更利于日本的解决方案,因此强硬也好,不强硬也罢,这大概就是作为国家首脑的无奈之处。
兔子急了还要跳墙呢,何况在得知25%的汽车关税仍然有效之后,对于日本而言,简直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毕竟数据显示,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其中汽车出口占比28%。
看到这里似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石破茂会说特朗普这一举动堪称“国难”,因为他实在想不通,明明前脚两人还有商有量的,毕竟日本一直以来对美国都是忠心耿耿,可换来了什么呢?
有人说,建议石破茂老老实实的,别一会一个强硬,毕竟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导向经济体,尤其依赖汽车、机械等高附加值领域,一旦失去美国市场,日本企业将会面临巨额损失。
别的不说,光是在高端芯片、材料等领域就高度依赖美国技术,比如ASML光刻机需要美国许可等等,如果违背美国政策,很可能会让“东芝事件”再度上演也未可知。
另外,日本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6000亿美元,光是汽车产业在美国就雇佣超过15万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彼时,只要美国通过关税或者制裁等手段进行施压,后果大家也是能预见的。
日美的共同防御、驻日美军的军费等等,这些还都没算上呢,因此,短期内日本想要摆脱对美国的依附,只能说:难上加难!
石破茂表态后,美财长最新回应
话虽如此,可石破茂他就是想不通啊,这些年来日本帮美国建军事基地,分摊美国驻军费用,至少要几十亿美金,眼瞅着4月17日美日谈判就要开始了,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给全世界打样的,美国能手软吗?
正是因为太清楚其中的端倪,石破茂才会借助外媒之口发出所谓的“最强硬警告”,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警告,只是给日本国民打气,顺带着告诉美国,不要漫天要价!
有关这一次石破茂对美国的强硬警告,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一句话:一切没有实际行动的放狠话,都可以视为准备要投降的找补。
原因无他,日本政界和经济圈子都已经被美国深度控制,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美国在背后点头根本办不成,更不可能办好,这,就是一个国家没有完整主权的悲哀。
有趣的是截止发文之前,看到了石破茂强硬表态之后,美财长贝森特的回应,他认为,这对他们的盟友有利,尤其是先发优势,一般情况下,第一个达成协议的人会得到最好的协议。
至于这个“最好的协议”究竟是什么,又会对全球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咱们就静候本月17日的消息吧,不过在这之前,你们觉得石破茂此举会让特朗普改变想法吗?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