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没给台阶,特朗普恼羞成怒后,再次给商务部长下令,用新招
短短两天时间,特朗普政府把“又当又立”演绎地可谓是淋漓尽致。
面对中方的强硬态度,美国怂了,可是当特朗普看到中方没有给自己台阶下时,又不想让中方觉得自己怂了。
于是特朗普只能委派商务部长重新树立美国威严,在对待中方时也将起用全新招数,势必要挽救丢失的颜面。
然而,“反复横跳”除了让全世界觉得美国像个笑话之外,真的能促使中方主动找美国和谈吗?
反复横跳的特朗普政府
4月11日晚,美国政府“悄悄地”在关税政策中做出了让步,可特朗普似乎并不想让世界“看到”自己在这场贸易战中作出了让步。
一份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表的针对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名单,没有发布在官网上,而且事前也没有作出任何铺垫。
表面上故意低调,可实际上全球都在关注美国的一举一动,这样一份充满着让步意味的名单,又怎么可能不引人注目呢?
本以为特朗普会坚持霸权嘴脸,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美国的“懦弱”会来得这么快,所以中方的回复也将直接证明这份豁免名单的价值。
“这只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中方对待美国此举,当然是秉持着认可态度,可要是想得到中方的夸赞,特朗普显然还得付出更多。
至于这一丁点的让步就想换来中方态度的反转,那特朗普还是别想了,以高达145%的对华关税来看,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美国能够痛改前非,坚定地打开中美沟通渠道,那中方当然不会吝啬善意,同时也愿意促成中美双赢的局面。
结果显而易见,中美双方都没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我国这边倒是无关紧要,但特朗普那边可就是怒气冲天了。
我都让步了你还无动于衷,这让美帝的脸面往哪放?
气急败坏的特朗普,在发出这份“无效”的豁免名单后,转天就指派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采访时宣泄出了美国的怒火。
这份豁免名单只是暂时的,而且这些产品很快就要被纳入半导体关税当中,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实施!
4月13日的这段发言,再次显露出美国的霸权嘴脸,其目的依然是想要逼迫全球半导体产业回流美国,以此振兴美国制造业。
紧接着,特朗普仿佛是觉得美国商务部长的发言不够份量,所以本人也在同一天向全球发起了威胁。
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关税问题上脱身,尤其是中国!
这样一来,特朗普算是坐实了“小心眼”的标签,不就是中方没有主动让步吗?至于如此气急败坏?这刚体检过的身体出了毛病算谁的?
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的反复横跳,依然充斥着美国一贯的霸权因素,可中方早就习惯了美国的傲慢,所以我国并不会为此感到担忧。
既然美国想让制造业回流,可就算中国愿意放这些美企工厂回归美国,那他们自己真就愿意吗?
态度反复暴露出“虚张声势”的本质
早从美国制造业大转移开始,亚洲地区就已经成为了美国各领域产业链的“第二家乡”,而中国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从苹果公司到特斯拉工厂,从服饰品牌再到半导体产业,设立在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产业真不算少,可如今在特朗普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的局面下,这些美企早就是苦不堪言。
一个美企工厂想要制造出一件电子产品,首先就要从美国本土进口多种零件,而这只是第一笔需要缴纳的关税。
产品制作完成之后再销往美国,就又要再缴一笔关税,这一来二去之间,关税的数额早就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也难怪美国人民会预测苹果手机价格将会从900美元左右上涨至2300美元,毕竟苹果公司可不会忽视掉高达85亿美元的成品增加。
就算能够将产业链迁回美国,那中国这边投资几十亿刀的厂怎么办?在美国盖新厂是不是又要花钱?这钱美国政府会出吗?
最重要的问题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反复,根本无法给美企们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一旦迁回后美国经济继续跌落,那其中的负担显然不是企业能够承受的。
不管是中国市场的安稳,还是美国经济的动荡,都促使着美国企业们“不敢”回去,而如今的特朗普真就是一点都不可靠。
在美国通胀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美国的最新民调也正预示着特朗普政府的未来。
据美国领航者研究中心透露,目前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美国人民,其占比已经高达55%。
另外在针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展望中,也有62%的美国人觉得自己会在几个月内“破产”,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美国正面临着百年来最严重的关税升级局面,可特朗普依然在把矛头指向中方这边,这绝不是一位国家总统该有的考量方式。
别说是美国人民跟不上特朗普的节奏,就连他的团队都不清楚自己的老大下次会再放出什么惊天言论。
美国人目前能做的,就只有在关税弊端尚未完全爆发之前,大量囤积各类生活物资,以免到时候中美贸易战继续升级,通胀问题就会掀翻美国这座“摩天大楼”。
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何尝不是意味着美国外强中干的现状?
或许中美间的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但中方仍旧愿意为特朗普指出一条捷径:改变对华态度,保持沟通渠道,中美双赢之后,美国自然就能再次伟大。
信息来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