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次使用气象武器,现极端天气频发,超强台风苏拉是否美国制造

稻香老农 6天前 阅读数 10 #推荐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飓风到洪水,再到罕见的干旱,让人不禁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尤其是2023年8月底登陆中国的超强台风苏拉,威力之大、破坏之广,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人甚至怀疑,这会不会是美国利用所谓的气象武器制造的,目的是打击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毕竟,美国历史上确实有过使用气象武器的先例,比如冷战时期的秘密计划。

气象武器的前世今生

气象武器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早在古代,人们就试图通过祈雨或驱散风暴来影响天气,虽然那时候更多是迷信,没啥科学依据。

到了19世纪,欧洲一些地方流行过向天空鸣炮来防冰雹的做法,农民们觉得这样能打散云层,但实际上这也就是个心理安慰。真正让气象干预变成可能的,是20世纪的科技进步。

1946年,美国化学家文森特·谢弗有个重大发现:把干冰撒进过冷的云层里,能引发降雪。这算是云催化技术的起点。

后来,人们又发现碘化银这种化学物质也能促进水汽凝结,增加降雨或降雪。最初,这技术是用来抗旱的,比如给干涸的农田带来雨水。可没过多久,军方就盯上了它,想着能不能把天气变成战场上的武器。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把气象干预当成了秘密研究的重点。美国这边在20世纪50年代搞了不少计划,比如“风暴怒”计划,从1962年一直弄到1983年,想通过云催化削弱飓风的强度。虽然这计划没啥大成果,但收集了不少数据。

而苏联那边,虽然公开信息不多,但也有类似的研究。两国都想着,要是能控制天气,就能让敌方陷入被动,比如让敌军的补给线泡在水里,或者让他们的农作物颗粒无收。

最出名的军事应用,得数越南战争期间的“大力神行动”。从1967年到1972年,美国空军在东南亚上空搞了2600多次任务,用碘化银催化云层,增加降雨,目标是把北越的胡志明小道变成泥潭。

这行动确实让某些地区雨季延长了30到45天,北越的运输线受了不少影响。可问题在于,这效果到底有多大,至今都没个定论。有人觉得降雨确实拖住了北越,有人认为自然天气才是主因。

这事后来曝光了,1971年记者杰克·安德森捅了出来,美国国内炸了锅,国会还开了听证会。大家开始担心,要是气象武器随便用,会不会把生态环境搞得一团糟。

1977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军事或其他敌对目的使用环境修改技术公约》(简称ENMOD公约),明确说不准把天气当武器。美国、苏联这些大国都签了字,承诺不用这招。

虽然军事用途被限制了,但民用气象干预还在发展。比如中国就搞了个全球最大的云催化项目,增加降雨或者保证重大活动时天气晴朗。可每次极端天气一来,总有人怀疑背后有猫腻。科学家却说,现在的技术还远远造不出台风这种大场面,顶多也就是小范围改改降雨量。

美国三次使用气象武器的历史记录

历史上,美国确实有过几次跟气象武器沾边的事件,有些是官方承认的,有些只是猜测。1967年3月,美国空军从泰国乌隆基地起飞了一架WC-130飞机,带着装满碘化银的弹药,飞到老挝上空,开始了“大力神行动”。

这计划的目标很简单:通过云催化增加降雨,把胡志明小道变成泥泞一片,让北越的补给运不下去。从1967年到1972年,他们飞了2600多次,覆盖了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部分地区。据美国国防部1972年的报告,这行动让目标区域多了30到45天的雨水,有些路段基本没法走。

效果是有的,北越的卡车陷在泥里,物资被冲走,士兵行动也慢了下来。可这代价也不小,连续的暴雨把当地农田淹了,村庄毁了,碘化银这种化学物质还可能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影响有多深到现在也没完全搞清楚。

更关键的是,有人质疑这降雨到底是不是云催化弄出来的,因为那边的季风雨本来就不少。1971年,这事被记者曝光,美国民众很震惊,觉得拿天气当武器有点太离谱了。后来这事还推动了ENMOD公约的出台,把气象武器的路给堵死了。

20世纪70年代,冷战正打得火热,古巴因为靠拢苏联,跟美国关系很僵。当时有个叫洛厄尔·庞特的五角大楼前研究员,1976年在电台采访里爆料,说美国在1969到1970年间对古巴搞了气象干预。他讲,美国中情局和五角大楼在古巴上风向的海域用云催化技术,把云里的雨提前下完,等到云飘到古巴上空,就只剩干空气了。

这样一来,古巴就闹干旱,甘蔗收成大减。甘蔗是古巴的经济支柱,干旱直接打到命脉上。1970年,卡斯特罗还公开说那年的甘蔗产量目标很重要,可干旱让计划全泡汤了。

不过,这说法没啥硬证据。美国国防部1976年直接否认,说这是胡扯。气象学家也觉得,当时的技术根本没法精确控制大范围降雨,更别提搞全国性干旱了。古巴那几年的气候记录确实有干旱,但很可能跟自然现象,比如厄尔尼诺啥的有关。

虽然没证据,这指控还是反映了美古之间的紧张气氛。那时候冷战双方啥招都敢想,气象武器这种听起来玄乎的玩意儿自然也成了怀疑对象。

还有个说法是,美国1998年用“人造飓风技术”搞了洪都拉斯,说是为了惩罚它“反美”。但这事一查就漏洞百出。首先,时间线对不上,提到的事件可能是1974年的飓风菲菲或者1998年的飓风米奇。

1974年,洪都拉斯是亲美政权,1998年的总统跟美国关系也不错,哪来的“反美”一说。飓风米奇是1998年10月的一场大灾,洪都拉斯死了7000多人,损失惨重。可这完全是自然现象,起源于加勒比海,受高压系统引导西移,跟人工操控没半点关系。

科学家说得很明白,飓风这种大范围天气系统,受海洋温度、大气环流影响,现在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来,更别说精确引导了。这种谣言多半是灾难后大家情绪激动,又加上对大国的不信任,才传开的。可惜没一点靠谱证据支撑。

超强台风苏拉: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制造?

2023年8月底,超强台风苏拉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9月2日,它在广东珠海登陆,风速高达每小时220公里,相当于四级飓风。香港挂了十号飓风信号,广东沿海洪水泛滥,近90万人被疏散。

珠海、广州这些地方损失不小,但因为预警及时,伤亡控制得还算好。政府反应很快,提前几天就发了警报,组织疏散,设了避难所,还调了救援队。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人开始怀疑:这台风会不会是美国搞出来的?毕竟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又有过气象武器的历史。网上有些人猜,美国可能用了高科技,偷偷造了个台风,想打击中国经济。可这说法站得住脚吗?

先看科学角度。台风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温暖的海水、大气不稳定、低风切变这些条件,全是自然因素。苏拉的路径和强度,气象卫星数据都显示得很清楚:它起源于台湾东边的热带扰动,受副热带高压引导往西走,完全符合西太平洋台风的规律。专家说得很直白,现在的技术别说造台风了,连控制它的路径都做不到。飓风、台风这种大规模天气系统,能量巨大,人类现在的手段根本没法撼动。

再看法律和现实。1977年的ENMOD公约还在那儿摆着,美国和中国都签了字。要是美国真敢违反公约搞气象武器,那得冒多大的国际风险?被发现了就是全球谴责,划不划算一想就明白。而且,要真有这技术,美国为啥不用在别的地方,比如对付俄罗斯或者中东的对手,反而跑来搞中国沿海?

还有个背景得提一下:气候变化。现在全球变暖,海洋温度升高,台风变得更强、更频繁是科学共识。苏拉的出现,跟其说是阴谋,不如说是气候问题闹的。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也支持这点,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确实在增强。

结语

回看美国那三次气象武器的案例,能看出点门道。“大力神行动”是真干过,效果有争议,但确实让人们见识了天气也能上战场。古巴干旱和洪都拉斯飓风更多是猜测,证据不足,可能是冷战时期紧张气氛下的产物。到了今天,技术进步了,但制造台风这种事还是科幻片里的情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稻香老农

稻香老农

在稻花香中辛勤耕耘,传递乡村的质朴与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