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关羽被徐晃生擒,再成曹操阶下囚,结局会如何?张辽会怎么做?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寒风裹挟着血腥气席卷麦城。关羽孤军困守,城中粮绝,城外东吴军团虎视眈眈。
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关羽被无名之辈马忠擒获,与关平一同被孙权斩首。
如若关羽突围时撞上的不是东吴伏兵,而是曹操麾下继续追击的大将徐晃,并被其生擒,这位曾威震华夏的“汉寿亭侯”,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更关键的是,曹操与关羽的恩怨早已纠缠半生:
二十年前土山降曹是第一次擒获,华容道上关羽又义释曹操,如今麦城再遇,曹操还会给关公一条生路吗?
而关羽的两位挚友——张辽与徐晃,又将如何左右这场生死局?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败逃,关羽困守下邳土山。
曹操派出与关羽私交甚笃的张辽劝降,双方约定三事。曹操竟全盘接受,甚至赠赤兔马、封汉寿亭侯,极尽厚待。
张辽的义,曹操的谋,在此刻交织——张辽真心希望关羽活命,而曹操则想以恩义收服这员猛将。但关羽终究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重寻刘备。
曹操默许了这场“逃离”,既成全了自己的惜才之名,也埋下对关羽的复杂执念。
二十年后,麦城再遇:物是人非219年的曹操,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枭雄。他刚经历汉中惨败,头疼宿疾日益严重,对权力的掌控愈发偏执。反对曹操称魏王的荀彧、崔琰均被处死。
而此时的关羽,早已是刘备集团的擎天之柱,他的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逼得曹操差点迁都避其锋芒。
若徐晃生擒关羽,这场重逢注定腥风血雨。
徐晃的“虚伪”:他与关羽虽称兄道弟,实则早已划清界限。徐晃当众高呼“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绝非偶然。若擒获关羽,他大概率会冷脸进言:“关羽乃国之大患,不杀必乱军心!”
张辽的“真义”:作为关羽真正的曹营挚友,张辽必冒死求情。他或许会跪在曹操榻前,提起土山旧约、白马解围之情,甚至以命相抵:“若杀云长,请先斩文远!”
面对跪地的张辽、冷笑的徐晃,曹操会如何决断?
劝降?绝无可能
关羽失了荆州,以他的傲骨,宁死也不会二次降曹。曹操心知肚明,诸位看官能想象一下夏侯惇、夏侯渊这等人物向蜀汉投降吗?不存在的。
软禁?养虎为患
将关羽押回许昌?且不说关羽可能自尽,刘备必定倾国来攻。垂暮的曹操,已无精力应对“关云长劫囚”之类的变数。
杀?如何杀?
曹操大概率会选择处决,但手段必然高明——
借刀杀人:将关羽送给孙权,既避免脏手,又能挑起孙刘死斗。
逼其自尽:赐酒剑,全其名节:“孤不忍杀故人,君可自决。”
秘裁厚葬:暗中处死,再追封厚葬,对外宣称“病亡”,既绝后患,又保名声。
无论曹操用哪种手段,关羽的结局早已注定。他或许会冷笑接过酒杯,留下一句:“曹公,我俩的恩怨,今日两清了。”
又或许在囚车中绝食而亡,至死面朝益州方向。
而张辽,可能从此闭门称病,徐晃则加官晋爵。
一场生擒,照尽人心冷暖。
结语曹操对关羽,从来不是“义释”,而是“利释”。
土山放关羽,是为赚取仁义之名;麦城杀关羽,是为铲除心腹大患。
至于张辽的泪与徐晃的笑,不过是乱世人性的一体两面。
所谓英雄相惜,终究敌不过冰冷的政治算术。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若你是曹操,这次会杀关羽吗?张辽和徐晃谁更代表真实人性?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