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重兵打也门,迟迟等不来伊朗投降,难怪美方不敢谈台海开战
美军现在很尴尬,重兵集结几次打也门,试图来一招杀鸡儆猴,结果却迟迟等不来伊朗投降,美方此前回避台海冲突的原因找到了。
最新卫星照片显示,美国海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已于上周六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预计将在本周早些时候进入美国中央司令部辖区。
【美军在中东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
届时,中央司令部麾下将拥有2个航母打击群和至少6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执行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但随着红海战事的持续,一些人似乎已经意识到,美国并没有像特朗普说得那样大赢特赢,而是已经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困境中。
因为美国打击胡塞武装的主要目的就两个,其一是打破胡塞武装在红海设立的封锁线,其二就是杀鸡儆猴,借机施压伊朗。
【《纽约时报》报道美军空袭收效甚微】
然而根据《纽约时报》消息,在过去3周时间里,美国已经在空袭胡塞的行动中消耗了超过2亿美元的弹药,可取得的战果却微乎其微。胡塞武装仍然可以威胁红海上航行的商船,甚至对活动在红海北部的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展开远程攻击。
同时在伊朗国内,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激烈斗争,也使得美国的杀鸡儆猴策略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双方打算等美国走出下一步后,再做打算。
对于保守派来说,如果连胡塞武装都能抵御美国的高强度袭击,那么家底更厚的伊朗自然也能做到这一点,德黑兰没必要向华盛顿妥协。
对于改革派来说,他们需要美国展示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好施压保守派接受对美妥协的提案。没有保守派的支持,他们就是想和美国对话也做不到。
【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西方商船】
这就让美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特朗普政府需要用战果迫使伊朗屈服,可现在美军就没有取得什么值得说道的战果。要战果的话,还得花更多的钱加大军事资源投入。
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需要砸多少钱和资源去打赢也门胡塞武装?要知道B-2轰炸机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执行过打击胡塞武装的任务了,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胡塞武装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因此,另一家知名美媒CNN直言,除非美国能直接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消灭胡塞武装,否则美国几乎不可能靠空袭取得红海战斗的最终胜利。就算赢了,美国要付出的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遭到空袭的也门城镇】
美国当然不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或者说美国会持续往中东地区集结空中力量,就是因为特朗普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花钱,空袭是他能找到的、成本最低的军事施压手段。
现在美国在伊朗、也门问题上顶多算骑虎难下,处于既不好就这么收拾走人放弃施压,又不好加大投入力度大打特打的状态。可如果美国派地面部队进入也门,那也门就真的要成为美国的新泥潭了。
此外,美国在胡塞武装的问题上拖得越久,特朗普政府成功施压德黑兰的概率也越低。
一方面,胡塞武装的军事力量虽然算中东小霸王,但依然和美军存在鸿沟般的差距。就是这样一个对手,美军都没有能力速战速决,伊朗方面看到后难免会萌生和美国打长期战、消耗战的底气。
【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美军F/A-18F战斗机】
另一方面,美国打胡塞武装要消耗大量弹药。再考虑到美国在过去3年里对乌克兰、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消耗,不少美国专家分析认为美军的战备弹药库存已经岌岌可危,根本无法承担起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消耗。
这不光会坚定伊朗方面的反美信心,也会影响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战备水平,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对华战备。
一旦中美两国因台海、南海或其他问题爆发冲突,就算五角大楼有心迎战,前线美军也未必有足够的弹药执行任务。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特朗普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上任后,面对媒体提问时不愿意在台海问题上做出明确表态。同时在调整亚太地区战略部署时,积极强调盟友作用。
【特朗普和海格赛斯】
他们很可能意识到了,今天美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不能打赢解放军”,而是“能不能打得起一场大规模、高强度的军事冲突。”有枪无弹,那枪还不如烧火棍管用。
特别是在解放军这边有枪有弹,做好了打这么一场大规模高强度冲突的准备时,特朗普的行事作风就是再怎么突兀,也必须思考这个问题。
毕竟中国是世界一大工业国,我们的智能弹药生产线也已经在前几年曝光。这些变量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解放军在演习中发射的实弹越来越多,战备弹药库存的规模越来越大,足以负担起冲突所需。
反观美国,弹药库存不足这个问题,早在2022年美国大规模援乌后就有所体现,但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国会,都没能在这3年里改善这个问题。
这说明美国自始至终就没有做好和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准备,加上红海战事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的弹药问题。
一边是整装待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解放军,一边是打个胡塞都磨磨叽叽的美军。谁能赢得未来潜在台海冲突的胜利,答案不言自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