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煤炭系统老红军胡金标,红3军团通讯排长在重庆生活70年

郊布城墙 1个月前 (02-27) 阅读数 0 #历史

胡金标刚加入红军那会儿,红四军刚从井冈山出来没多久。所以别看他年纪轻轻的,资历可深了。1933年,他去了瑞金红军大学进修,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红3军团。长征开始前,他已经是军团部的通信排长了。说到长征,1934年10月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时候,胡金标正好在湖南汝城县泰来圩那地方(张爱萍后来1936年在陕北红军大学写回忆文章时,记得是叫大来圩或者太来圩)。他说不定亲眼瞅见彭老总亲自动手,用一门迫击炮把敌人的堡垒给轰上了天,给红军打开了一条前进的路。到了11月底,湘江那场硬仗,胡金标又在广西兴安县界首镇三官堂的一座祠堂里,那是红三军团部所在地。那会儿,他忙前忙后,不知道传了多少次紧急的命令。

1935年1月份,中央红军抵达遵义,在那休整了整整十天,接着又开启了四渡赤水的征程,胡金标亲身参与了前三次的行动。第一次渡过赤水,他们是从遵义出发,一路到了云南威信的扎西,途中还参与了土城那场激烈的战斗。第二次,他们从扎西返回遵义,期间经历了娄山关的大战和遵义战役。到了第三次渡赤水,胡金标受了伤,被战友们抬到了古蔺县进行休养。就在第二次渡过赤水后回到遵义的那天,时间是1935年2月27日,接近傍晚的时候,胡金标跟着3军团的参谋长邓萍来到了红11团的阵地。邓萍带着11团的政委张爱萍和参谋长蓝国清,悄悄靠近遵义老城,在离河边大约五十米的地方进行侦察。可惜的是,有个小通讯员跑来跑去报告情况,不小心暴露了他们的位置。黔军的士兵在城墙上发现了他们,立刻开了枪。结果,邓萍不幸中弹,子弹打在了张爱萍的右臂上,而胡金标也被子弹击中了胸部,受了重伤。当天晚上,红军就攻下了遵义城。第二天,又在遵义狠狠地击败了前来增援的中央军吴奇伟的两个师,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胡金标在遵义城那儿受了伤,战友们二话不说,抬起他就走,三次渡过赤水河。他们从遵义出发,路过仁怀市,再渡过赤水河,一路颠簸到了四川泸州市的古蔺县。等他们到了铁厂村,那时候还叫铁厂场,红军因为要打游击,没法带着重伤员一起走,所以就把胡金标他们留在了那儿,找了四川的医生李培生给他们看病。李培生是泸州本地人,那时候他正好在铁厂场的洞坪,借住在雷俊臣家里给人瞧病。他对红军伤员,包括胡金标,那可真是上心,全力医治。红军走了以后,敌人又来了。李培生和铁厂村的乡亲们没有丢下胡金标他们不管,而是帮忙掩护,还把他们抬到附近的山洞里躲起来养伤,免得被敌人抓到。

李培生家常常遭到地方民团的骚扰,他们四处搜寻红军,还敲诈勒索他。那些在李培生家养伤的红军战士,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过了大概俩月,能动的红军战士都不得不离开,自己想办法活下去。胡金标年轻,治疗后身体慢慢好了起来,他也离开铁厂场洞坪,开始沿街乞讨,后来又给人打工。他先是在皇华镇给李炳君干活,后来又到了古蔺太平镇的甘子坪,给杨若愚当长工。这个太平镇啊,就是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地方,有个渡口叫太平渡,胡金标之前来过这儿,对这儿挺熟的。太平渡附近流落着很多红军战士,特别是离太平镇不远的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那时候叫淋滩),那儿有个好心人刘纯武,他同情红军,就组织了个保商队,里面有二三十个红军战士。有个红军团参谋长叫刘湘辉,他是江西宜春县人,在淋滩、太平渡这一带当货郎,联系那些走散的红军战士。刘湘辉和胡金标挺熟,两人经常一起商量事儿,还跟古蔺的地下党有了联系。

二野部队拿下大西南那会儿,胡金标跟着于江震、陈野苹他们那个川干队回了重庆,打那以后,他就一直扎根在重庆了。刚解放那会儿,胡金标跑到綦江县,当上了綦江铁矿的助理军事代表,没多久,他又跑到南桐矿区去了,先是做了东林煤矿的副矿长,后来又升成了矿长,跟万盛那片儿的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东林煤矿啊,在重庆那可是老字号了,历史久得很,得从1872年那会儿算起,给重庆贡献了不少。胡金标对煤矿有着很深的感情,干工作特别积极,总是身先士卒,跟工人们一起吃一起干,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可惜啊,1957年9月,他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被调到了荣昌的永荣矿务局。好在1979年事情得到了纠正,他又主动申请回到了南桐矿务局。到了80年代,胡金标以副处级干部的身份离休了,他在万盛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郊布城墙

郊布城墙

大家好 我是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