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惊现女尸!改名换姓还自废双腿,背后的凶手究竟多狡猾?

青案鉴闻 1周前 (04-17) 阅读数 38 #推荐

2018年8月11日清晨,日照市的街道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

突然,几道黑影从街边暗处闪出,迅速冲向一个正匆匆赶路的男人。男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死死按倒在地。

他惊恐地挣扎着,大喊:“你们干啥?抓错人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民警亮出证件,冷冷道:“李宗会,别装了,我们找你很久了,刘武!”

“刘武”这个名字,让男人瞬间僵住,脸上血色全无。

审讯室里,男人时而坚称自己是李宗会,时而沉默不语,对“杀害刘玉”的指控矢口否认,眼神中却藏着慌乱。

这个李宗会究竟是谁?他和刘武是什么关系?刘玉又是谁?为何会被杀害?一切的谜团,都要从1994年那个惊悚的春节说起……

初步调查

1994年2月13日,正值春节,白山市的大街小巷还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张先生一大早就准备去亲戚家拜年,路过垃圾堆时,一个鼓鼓囊囊还渗着血的麻袋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大过年的,谁扔这么个东西?”张先生嘟囔着,凑近打开了麻袋。

“啊!”张先生惊恐地惨叫一声,一屁股跌坐在地,脸色煞白。

原来,麻袋里竟装着一具女尸!女尸身体蜷缩着,颅骨粉碎,鲜血早已凝固,场面极其恐怖。

张先生慌慌张张地报了警。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法医仔细检查后,得出结论:死者是被钝器多次击打左颞部,导致颅骨开放性骨折、颅脑损伤死亡。

这手段,实在残忍!

侦查员开始走访周边群众,很快确定了死者身份——刘玉,白山市靖宇县人,年仅18岁,在当地经营着小生意。

刘玉长相出众,追求者众多,大家都想不通,这样一个年轻女孩怎么会遭此毒手?

在调查过程中,一个信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刘玉经常出入附近居民楼二单元201室。

警方立刻赶到201室,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很明显,这里被人仔细清理过。

不过,侦查员还是在卧室和卫生间的墙面上发现了极少量的血迹。经过检验,这些血迹与死者刘玉的血型一致,201室极有可能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进一步调查得知,201室户主常年在外做生意,住在这里的是户主的弟弟刘武。

刘武二十多岁,有盗窃前科,平时游手好闲,没有正经工作。

案发前近一个月,不少人都看到刘玉和刘武出双入对,甚至过年都在一起。可这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没人能说清楚。

然而,案发后,刘武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

警方找到刘武的外甥了解情况。

小家伙回忆说,案发当晚,他正在睡梦中,突然被激烈的争吵声吵醒。他迷迷糊糊地起床,看到一个阿姨(刘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舅舅刘武让他去楼下仓房取个麻袋,他照做后就回屋睡觉了。等第二天早上醒来,却发现舅舅和那个阿姨都不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刘武为何失踪?他和刘玉的死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一个个疑问,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警方心头,让这起案件愈发扑朔迷离。

调查受阻

警方看着现场的惨状和收集到的线索,眉头紧锁,开始对案件的动机进行推测。

由于刘玉长相出众,身边围绕着众多追求者,所以情杀的可能性被警方列为首位。也许是某个追求者因爱生恨,做出了这般残忍的举动?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另一种可能性浮出水面。

刘玉在白山经营生意,生意场上的往来错综复杂。侦查员在刘玉的住处发现了账本,上面记录着她与不少人的债务关系。

她不仅欠了刘武姐姐1000元钱,同时她的生意伙伴也欠着她的货款。

1994年的1000元可不是小数目,这很可能引发仇杀。

会不会是刘武为了帮姐姐讨债,与刘玉发生了激烈冲突,从而痛下杀手呢?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玉遭遇了劫财劫色的突发暴力案件。她独自在外经营生意,难免会引起一些不法之徒的注意。

案发时正值春节,人们走亲访友,街上人员流动大,犯罪分子可能认为这是个作案的“好时机”。

为了弄清楚真相,警方围绕刘玉的社会关系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他们走访了刘玉的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在调查过程中,警方遇到了重重困难。

刘玉的生意伙伴们大多含糊其辞,有的说自己确实欠了刘玉的钱,但对案发时的情况一无所知;有的则对警方的询问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配合。

而刘武这边,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警方对他的家属、朋友进行了反复询问,可没人知道他的去向。

他没有办理身份证,也没有留下清晰的照片,仅有的线索就是他有盗窃前科留下的指纹。

当时的技术条件十分有限,没有监控摄像头,也没有如今发达的信息网络。

警方只能靠传统的走访排查方式寻找刘武,他们跑遍了白山的大街小巷,甚至扩大到周边城市,但始终一无所获。

案件陷入了僵局,就像一团乱麻,找不到线头,让警方感到无比棘手,这起案件也逐渐成了悬案。

但白山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信念: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给刘玉和她的家人一个交代。

新线索出现

时光匆匆,转眼间2018年到来,这起尘封多年的案件终于迎来了转机。

2018年6月,吉林省公安厅开展了命案积案百日会战,对积压多年的案件进行集中攻坚。

白山市公安局在梳理线索时,发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刘武在1986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入所期间留下了一枚指纹,这枚指纹与1998年在日照市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李宗会指纹高度吻合。

难道李宗会就是他们苦苦追寻了24年的刘武?这个发现让警方兴奋不已,也让案件看到了侦破的希望。

白山市公安局立刻组织侦查员奔赴山东省日照市,与当地公安机关紧密配合,对刘武和李宗会的指纹进行二次复核比对。

经过严谨细致的鉴定,最终确定李宗会就是刘武!这个结果让侦查员们精神大振,多年的坚持似乎终于要迎来胜利的曙光。

随后,侦查员们兵分两路,对李宗会展开全面调查。第一组来到日照市刑警队,试图从当年办理李宗会盗窃案件的经办人那里获取更多信息。

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当年的办案人员在十年前就退休了,对20年前的这起普通盗窃案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侦查员们只能从日照市登记在册的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中,大海捞针般地找出了21个名叫李宗会的男子。他们仔细研究这21人的身份信息、结婚时间、子女情况等,逐一进行研判。

但遗憾的是,经过反复核查,这21人都不符合刘武的特征,线索在这里暂时中断。

与此同时,第二组侦查员从当年收押过李宗会的日照市看守所入手。

他们调取了李宗会1998年的卷宗,从中获得了三条重要信息。

首先是一张李宗会入所时的照片,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刘武逃亡后的模样。

还有一张写着李宗会双下肢、左上肢瘫痪的诊断证明,这让侦查员们十分疑惑,刘武为何会瘫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最后是一份因李宗会生活不能自理,予以监外执行的决定书。

这些信息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刘武到底经历了什么?监外执行后他又去了哪里?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侦查员们开始四处寻找当年的相关人员。

艰难追踪

侦查员们看着从看守所获取的信息,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

为了找到李宗会的下落,他们首先联系上了1998年时任看守所领导、管教和运营人员。

可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这些当年的工作人员如今都已七十多岁,记忆力大不如前。

面对侦查员们的询问,他们大多摇着头表示记不清了。

不过,一位老所长在反复回忆后,终于慢慢想起了李宗会这个人。老所长说,李宗会当时自称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姊妹,由于当年信息系统不发达,根本无法核实他的真实身份。

法院只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他自报姓名的情况下进行了判决。

老所长还记得,曾经带着看守所的民警去他家回访,却发现人已经不在了,那房子院子里长满了荒草,显然已经很久没人居住。

根据老所长记忆中的地址,侦查员们满怀希望地前去实地勘察。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失所望。曾经的平房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

新搬来的居民们对“李宗会”这个名字闻所未闻,这条线索就这样断了。

侦查员们没有气馁,他们把调查重点转向了当年给李宗会出具诊断证明的日照市人民医院。

找到当年负责看诊的医生时,侦查员们满心期待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可医生每天接触的患者太多了,根本想不起来20年前看守所有这么一个人来就医。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查阅当年李宗会就诊的原始档案。

但问题又来了,2003年以前,医院的患者档案都是纸质的,而且2000年医院搬过一次家,所有的病例都被打乱堆放在库房。

要想从堆积如山的档案中找到李宗会的那份,简直是大海捞针。但侦查员们没有退缩,四名侦查员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一本本仔细查阅。可惜,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医生无奈地表示,当时看守所转来的犯人可能只是门诊记录,真正的病例或许根本就没有。

线索再次中断,刘武到底去了哪?

侦查员们陷入了沉思。如果他真的像诊断证明上说的那样瘫痪,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是否还能活到现在?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侦查员们决定到日照市民政局和殡仪馆查询死亡人员名单。

2015年之前,这些信息都是人工记录,2015年之后才采用计算机管理,他们必须一个一个仔细排查。

经过细致的查询,侦查员们并没有在死亡人员名单里找到李宗会的名字。这让他们更加坚信,李宗会一定还在日照市的某个地方藏匿着。

嫌疑人有过多次犯罪经历,肯定比普通人更关注法律,也更懂得如何逃避打击。侦查员们分析,李宗会很可能为了自身安全,研究了各种规避方法。

虽然也曾考虑过他可能离开日照市去别的地方生活,但经过多方面分析研判,这种可能性被排除了。

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查找山东籍李宗会的行动轨迹,毫无收获。

另一方面,从日照市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来看,一个双下肢、左上肢瘫痪的人行动极为不便,很难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出行。

而且,当年刘武犯下命案后逃到日照,用李宗会这个假身份苟且偷生,他不敢暴露真实身份,也没办法用假身份证买票离开,继续藏匿在相对熟悉的日照市,对他来说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那么,李宗会究竟在哪里呢?

就在侦查员们感到迷茫的时候,他们突然想到,李宗会1998年在日照市有过犯罪记录,他的同案犯会不会知道他的下落呢?

于是,侦查员们仔细对比了李宗会和其他三名同案犯的信息,发现李宗会当年登记的户籍地址与一个名叫梁旭的同案犯所登记的户籍地址非常相似。

他们推测,李宗会很有可能和梁旭在一个村里居住,毕竟如果不了解当地情况,是很难编造出如此具体详实的户籍信息和住址的。

找到当地派出所后,在户籍室民警的配合下,侦查员们查阅了城中村中的现有人口信息,却没有发现名叫李宗会的人在这里居住过。

不过,侦查员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分析后认为,目前唯一有可能找到李宗会的方法就是联系上梁旭。

然而,当他们去调查时,却发现梁旭在三年前因为交通事故已经去世。梁旭死了,那他的亲属还能提供什么线索吗?

几经辗转,侦查员们联系到了梁旭的父亲。让他们惊喜的是,梁旭的父亲不仅知道李宗会这个人,而且对他印象深刻。

据梁父反映,李宗会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没有正经工作,操着一口东北口音,身高和体貌特征与白山警方掌握的刘武高度相符。

侦查员们立刻拿出李宗会1998年在日照市看守所信息采集时的照片,让梁父辨认。梁父非常肯定地告诉侦查员,照片上的男子就是李宗会。

这一确认,让侦查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李宗会就是他们要找的刘武。

可让侦查员们失望的是,梁旭刑满释放后就与李宗会彻底断了联系,梁父对李宗会的去向一无所知。

就在这条线索眼看又要中断的时候,侦查员们意外得到了另一条线索。

梁旭、李宗会和一个居住在他们村的于翔,三个人关系要好,曾经经常在一起玩。

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侦查员们联系上了于翔。

由于不清楚于翔与李宗会之间的交情到底有多深,侦查员们不敢直接表明意图,只是委婉地询问于翔现在跟李宗会是否还有联系,知不知道李宗会的具体住址。

于翔一开始表现出比较抵触的心理,回答问题时言辞含糊,眼神躲闪。侦查员们敏锐地意识到,于翔一定知道李宗会的下落。

于是,侦查员们向于翔简单介绍了1994年的命案,也表明了找他的目的。在于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表示愿意配合警方工作。

他告诉侦查员,李宗会住在日照市城乡结合部的一处平房内,从大门到卧室一共有三道门,院子里还养着狼狗。

想要在不惊动他的情况下,连续破开三道门实施抓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得知这个重要信息后,侦查员们开始制定周密的抓捕计划,争取一举把李宗会直接抓捕成功。

真相大白

得知李宗会的藏身之处后,警方迅速展开行动。

他们围绕着那处村庄精心设伏,确保在夜间刘武无法逃脱这片区域。

与此同时,一组侦查员悄悄蹲守在李宗会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上,眼睛紧紧盯着路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等他出现。

2018年8月11日早上六点多,一个身影出现在侦查员的视线中。没错,正是李宗会!

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班。就在他毫无防备之时,民警们如神兵天降,迅速将他包围。

李宗会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民警们牢牢控制住。他挣扎着,脸上满是惊恐,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很快,李宗会被带回审讯室。面对千里奔波而来的侦查员,听着熟悉的乡音,他长叹一口气,承认自己就是刘武。

但对于杀害刘玉的指控,他却矢口否认。刘武声称,当年他和刘玉是恋人关系。

1994年春节期间,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因为买不买婚房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刘玉一气之下自杀身亡,惊慌失措的他,在抛尸之后,便匆忙逃离了白山,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逃亡生涯。

然而,侦查员们对他的这套说辞并不相信。他们清楚,刘玉自杀的说法不过是刘武在逃亡过程中编造的谎言。

侦查员们将前期辛苦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摆在刘武面前,开始逐一拆穿他的谎言。

“如果刘玉是自杀,你为什么要潜逃24年?为什么要用假身份生活?又为什么要对自己下狠手,装成瘫痪逃避刑罚?”

面对侦查员们的质问,刘武开始变得慌张起来,眼神闪躲,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在铁证面前,刘武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杀害刘玉的事实。

1994年,受姐姐所托,他负责向刘玉索要那1000元债务。在春节之前,他就强行限制了刘玉的人身自由。

1994年2月13日晚上,两人再次因为债务问题发生激烈争执。

刘玉因为被追债,连过年都没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心中满是委屈和愤怒。而刘武则因为刘玉的钱迟迟要不回来,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争吵中,两人的言辞越来越激烈,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刘武情绪彻底失控,在愤怒之下,他拿起身边的钝器,多次击打刘玉的头部,残忍地将她杀害。

当时,年幼的外甥虽然被吵醒,但懵懂的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刘武在最初的慌乱之后,冷静下来打扫了现场的血迹,用外甥拿来的麻袋将刘玉的尸体装起来,抛尸后便逃离了白山市。

来到日照市后,刘武生活无着,又重操旧业,干起了盗窃的勾当。

1998年,他因盗窃罪被捕。为了逃避刑罚,他对自己下了狠手,把自己弄成残疾,伪装成废人,最终获得了监外执行。

出狱后,他继续使用李宗会这个假身份,小心翼翼地生活,以为这样就能永远逃脱法律的制裁。

刘武说,这么多年来,他虽然一直用谎言伪装自己,但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过自己犯下的罪行。

每当夜深人静,刘玉的面容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让他备受折磨。如今被警方抓获,他反而觉得有一种解脱。

只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终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随着刘武的交代,这起尘封24年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曾经那个在垃圾堆旁被发现的年轻生命,刘玉,终于等来了迟来的正义。

正义虽然迟到了24年,但它从未缺席,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力量。

24年,对于受害者刘玉及其家人来说,是漫长的痛苦煎熬。

对于侦查员们而言,是一场跨越岁月的艰难追凶征程。在这期间,技术的局限、线索的中断都没有让正义的脚步停歇。

当刘武为了逃避罪责,变换身份、装残蒙混时,看似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正义的天平始终在悄然运作。

2018年,指纹比对技术成为了揭开真相的关键钥匙,警方凭借着多年未改的执着信念和日益进步的刑侦手段,终于让刘武落网。

这一结果让我们坚信,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在正义的审视下无所遁形。

它警示着每一个人,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试图挑战法律的底线。

哪怕犯罪行为隐藏得再深,时间拖得再久,正义总会在某个时刻降临,给予罪犯应有的惩罚。

正义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但它绝不会缺席,它是社会的基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案鉴闻

青案鉴闻

每日深度解谜全网热议案件:穿透舆论迷雾,还原真相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