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实验幼儿园:让幼小衔接的“陡坡”变“慢桥”,这样做你知道吗?

浩博说育儿 4天前 阅读数 0 #育儿

你是否曾在接孩子放学时,无意中听到其他家长讨论如何为孩子择校准备?

也许你注意到,有的孩子进小学后显得很兴奋,但也有一些孩子明显不适应,感到疲惫和压力。

现如今,幼小衔接成了许多家长心头的一块“另类”的创可贴:看似贴合实用,但内心深处却暗藏焦虑与困惑。

在如此不确定的前景下,鄂州市实验幼儿园的经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三招破幼小衔接难题,家园社科学共育

鄂州市实验幼儿园的教职工一直在努力解决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他们发起了一系列讲座活动,名字很有趣——《做自己的超级英雄》。

通过这些讲座,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被一一理顺。

教职工会将省、市、区级相关政策解释给家长,帮助家长和社会人士一同理解和认同这些政策。

大家在理解政策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

例如,有的家长在讲座后意识到个人与孩子的沟通问题,进而改善了家庭教育方式。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

这样一来,家长、学校与社区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变得清晰明了。

家长明白了自己的辅助角色,学校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强化,社区在资源提供与监督上的贡献得到了重视。

比如,有的家长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后,会主动配合学校组织的一系列适应性活动,使孩子在入学初期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微活动助推幼小衔接的高效开展

鄂州市实验幼儿园探索了多种新颖的“微活动”。

这里的“微活动”可不是指小活动,而是高度精炼的各类教育和交流活动。

比如,他们会邀请专家、园校长、资深教师及社会人士定期为家长和孩子们做微讲座。

这些讲座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生动有趣,极具针对性。

曾经有一次讲座,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亲自到场,分享了很多关于如何适应小学生活的小窍门,缓解了家长们的诸多担忧。

此外,幼儿园定期开放,让家长亲临其境,了解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这样的开放活动增加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家长能更加清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更愿意配合和支持。

比如,有的家长在体验后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更加信任学校,愿意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家园社多方协作,科学引导幼小衔接

幼儿园注重家园社的共同合作。

每周,他们会组织微例会,老师们会互通月度工作重点,也会细化日常工作安排。

这样既保障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方便老师们交流经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还安排了多次亲子活动。

例如,国旗下的亲子故事展讲、亲子运动会、文艺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与沟通。

尤其是“家有儿女初长成”文艺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共同体验成长的喜悦。

在园校合作方面,幼儿园会组织孩子们参观小学,让小学的老师和校长与孩子们互动,解答他们的提问。

这种提前熟悉小学环境的做法,显著提升了孩子们对小学的好奇心和期待感,消除了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结尾

通过鄂州市实验幼儿园的这些创新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幼小衔接并不是一道“陡坡”,而更像是一座“慢桥”。

孩子们在家园社的共同呵护下,逐步适应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变得自信而从容。

或许,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会放下那种时刻悬挂在心头的焦虑,与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陪伴孩子们走好这段重要的成长旅程。

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而我们要做的,正是用心去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每一步。

不必急躁,不必焦虑,安心陪伴,细水长流,孩子们终能在这座“慢桥”上,平稳地走向未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浩博说育儿

浩博说育儿

陪伴孩子每一步,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