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挽救大明,张居正半生贪腐却主导了万历中兴,这说明了什么?
至阳和至阴都不能成事,只有半阴半阳,甚至灵活变通才能成事。
1
海瑞是个地地道道受儒家教育长大的士大夫,他一生都在践行“忠孝”的理念,对主上要忠,对父母要孝。
体现在他实际工作中就是坚持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一切以大明律和太祖祖制为准则,以儒家伦理道德为皈依。
简单的说,海瑞遵守一切明面的规则。大明律、太祖祖制、儒家道德规范,都是明面规则。
超出这个明面规则,海瑞一概不论。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的运行不只是通过明面规则(显规则)来掌握的,还有潜规则。
甚至显规则和潜规则并不是显规则占大头,潜规则占小头,也不是二者五五开,在大多数时候,是潜规则占主导地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五个候选人竞争一个岗位,按照规则,应该是综合能力(包括学历、工作经验、工作成绩等等)最优的一个胜出,但是最后获胜的往往是综合能力并不最优的那个,而是最有“关系”的那个。
这个“关系”可能是后台、人脉、人情,甚至金钱。
这就是潜规则。
诸位可以反思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不是这种潜规则无处不在,甚至占了绝大多数。
我们生长的环境就是潜规则占优的环境,从小耳濡目染,故而对这种潜规则习以为常。
因为潜规则比显规则更接近人性,显规则是要求大家克勤克俭、艰苦奋斗、遵守规则,潜规则却是让大家能够贪图享乐、走捷径。
人性中自私的比重占大头,所以潜规则才能大行其道。
但是这一套潜规则在海瑞这里不奏效,海瑞算是第一个只信奉显规则的官员。
2
如果显规则是阳,那潜规则就是阴,海瑞就是个至刚至阳的典范。
从他当教谕时就不畏权贵,御史到县学巡查,其他人员纷纷下跪,只有海瑞长揖了事,因为按照祖制,在县学中,御史没资格让他下跪。
到了当县令时还是不畏权贵,直属上司胡宗宪也得按照规矩办事,京里派来的鄢懋卿也得遵守王法。
海瑞当小小的芝麻官就敢顶撞上司,这就是至刚至阳的表现,在海瑞看来,如果上峰能够遵守大明律和太祖祖制,那海瑞自当按照规矩招待行礼,如果上峰的行为超过了大明律和太祖祖制的界限,海瑞就会“抗命不从”。
按理说,领导来了,好好伺候还来不及,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得罪领导,这不闲的吗?这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
但海瑞不管这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仍旧坚持原则。
大明律和太祖祖制要求一个知县要勤政爱民,海瑞就身体力行的去实现这个要求。
他在任时,极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并且取消了所有陋规,所以官绅地主、胥吏恨得他牙痒痒,而地方百姓却高呼他为海青天。
海瑞的坚持原则,不仅不畏权贵,连皇帝都敢骂,在他看来,如果一个皇帝行为处事违背了朱元璋的要求,臣下有责任上书劝谏,故而他上《治安疏》劝谏嘉靖。
连皇帝都敢批评,那其他大小官员就更不在话下。
海瑞的一系列操作就得罪了整个大明官场,因为他破坏了“规则”,让人无法与他共事。
之后海瑞在直隶巡抚任上被参劾,直接去职归乡,虽然十五年后又被启用,但只是当做一个吉祥物,装点万历朝堂的门面。
海瑞有高尚的理想,他想通过祖制和儒家伦理规范来重振大明,但与大明朝的实际情况不兼容,故而他只有失败一途。
另外一个有理想的人,行事与海瑞截然相反,却大获成功。
3
张居正和海瑞完全不同,张居正坚持的原则是半阴半阳,甚至阴阳可以灵活变通。
张居正深谙大明官场的运行规则,海瑞那一套,除了引起普遍的反对外,于事无补。
所以他在坚持原则和适度妥协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
在他升任内阁首辅之前,张居正基本上依附于徐阶,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当徐阶开始倒严嵩时张居正也成了徐阶的马前卒。
在徐阶的提携下,张居正侧身内阁,等到徐阶被高拱斗倒时,张居正却稳如泰山,不得不佩服张居正的为人处世,连高拱都把他视为自己人。
这就是张居正的优点,做事懂得妥协,为人也圆滑,能够和光同尘。
但这不不代表张居正就认可徐阶、高拱,而是在等待时机,他之所以攀附强者完全是为了以后铺路。
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亮出他的獠牙,把他眼前的绊脚石一脚踢开。
张居正为了扳倒高拱,不惜与中宫宦官结盟,这对于一向以清流自诩的海瑞来说,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堂堂馆阁重臣怎能与阉竖同流合污。
张居正不但这么干了,还毫无愧色。
等到张居正扳倒高拱,升任内阁首辅后,终于大权在握,他对内联结司礼监太监冯保,曲意奉承李太后,获得中宫信任,对外则安插亲信排除异己任用私人,成为大明朝最赤手可热的人物。
4
张居正运用雷霆手段,在官场上纵横捭阖,他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拿着大棒,对屈从者赏赐胡萝卜,对不从着就赏赐大棒。
他通过此种手段推行他的改革,结果大获成功。
张居正的十年改革,缔造了一个高效率的文官政府,将税收简化,充盈了国库,还完成了对全国田亩的丈量。
要不是他过早去世,他的改革措施将会使大明朝再度中兴。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张居正的处事原则,该阳的时候阳,该阴的时候阴,在不违背官场潜规则的前提下,将他要做的事情办成。
所以他任用的官员,必须是循吏,不能是恪守教条的迂夫子,当他登临首辅时,曾有人建议他启用海瑞,海瑞甚至主动写信给张居正求复起,但张居正表面恭维了一番海瑞的为国为民,却对海瑞弃之不用。
张居正明白,海瑞这种人只可做基层官吏,决不能做高官,要不然会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别的不说,如果张居正起用海瑞,那么张居正夺情这一关就绕不开海瑞。
假使海瑞当时在职,他敢扛着棺材到张居正家死谏张居正回乡守制。
张居正在任时,并不清廉,属下和地方官的孝敬他该收的收,该拿的拿。
道德上的瑕疵不会影响他实干的作风。
海瑞因为坚持原则不能成事,张居正因为不坚持原则而成事,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人类制定明面上的规则,但却纷纷背弃不用,转而让潜规则大行其道,何其哀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