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甩出“关税大棒”,才发现到头来“打”的是自己
据报道,当特朗普在1月入主白宫后,关税大棒便开始频繁挥舞,到了4月2日,一纸“对等关税”行政令直接将全球贸易推向风口浪尖——10%的“最低基准关税”,部分国家更高的税率,看似要“重振美国经济”,可现实却狠狠打了白宫一记耳光。这场声势浩大的关税战,到头来竟成了一场害人终害己的闹剧。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贸易的棋盘上,关税本是调节进出口的杠杆,如今却被白宫当作了“霸权武器”。从3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钢铝加征关税,到4月波及全球的“对等关税”,白宫每一次出招都带着“美国优先”的傲慢。但经济规律从不会因强权让步,就像经济学教授兰德直言的那样,想在不损害消费者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靠关税增收,根本是天方夜谭。
拿美国老百姓的日常消费来说,加征关税的后果早已体现在账单上。就像那台从韩国进口的洗衣机,原本500美元到岸价,在20% - 50%的关税冲击下,售价从592美元飙升至880美元,消费者平白多掏288美元;还有中国产的自行车,关税从10%暴涨到81%后,价格从370美元直接涨到608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普通家庭真金白银的损失,难怪关税令一出,民众就开始抱怨“肉疼”。
白宫的关税政策不仅让消费者叫苦不迭,还在国际上引发了强烈反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毫不留情地批评这是“经济自残”,直指美国消费者才是买单的冤大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紧急签署经济法令,直言关税战是损人不利己的无赢家游戏;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东洋大学教授楠元纯一郎也警告,这种保护主义只会推高物价,扰乱全球供应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一针见血:贸易战没有赢家,最终伤害的是全球最脆弱的群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资料图)
关税大棒挥舞之下,美国国内经济也在“自食恶果”。股市率先敲响警钟,3月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暴跌8.21%和5.75%,创下2022年12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高盛的预警更令人心惊,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经飙升至35%。而那些依赖出口的美国企业和农民,更是首当其冲。农产品产量庞大的美国,一旦出口受阻,政府恐怕又要陷入“补贴农民”的困局。
最讽刺的是,白宫似乎陷入了“政策反复”的怪圈。前脚宣布对加拿大钢铝加征25%关税,几个小时后又撤回;这边刚对墨西哥商品下手,那边又调整豁免条件。这种朝令夕改的操作,不仅让全球贸易陷入不确定性,更让美国的国际信誉加速流失。曾经被视为安全投资地的美国,如今在反复无常的政策下,正逐渐失去国际资本的信任。
白宫(资料图)
从美国消费者的钱包缩水,到国际盟友的指责声浪;从股市的剧烈震荡,到经济衰退风险的攀升,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表面上刺向他国,最终却狠狠扎进了自己的经济命脉。这场闹剧般的关税战,或许该让白宫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靠“单边主义”独善其身,唯有合作共赢,才是真正的出路。否则,“关税大棒”挥舞得越用力,美国摔得只会越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