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高原腹地崛起新能源产业高地

多彩威宁 12小时前 阅读数 14 #推荐

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省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培育机制、推广服务等举措,成功培育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凸显,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打造绿色制造新引擎”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我省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碳”寻高质量发展底色的新成效。

巍巍乌蒙,群山叠翠。

在平均海拔2200米的乌蒙高原上,光伏板铺展成了“蓝色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巨型的风机叶片随风舞动,舞出了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威宁经开区)新能源产业的风采。

威宁自治县双龙镇高山村光伏电站。(岳刚 摄)

这是威宁经开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真实映照,也是威宁经开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威宁经开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动态缩影。

别看现在的威宁经开区“风”“光”无限,但曾经的威宁经开区,破局之路并不顺畅。

2011年,威宁经开区获批成立,受制于海拔高、交通不便等因素,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如何突破?

威宁经开区的答案是依托资源优势,向“绿”而行,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俯瞰。

        威宁经开区地处乌蒙高原深处,平均海拔2200米,年均日照超1812小时,素有“阳光之城”“高原风谷”之称。        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天然沃土。

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威宁地区的风能、光能资源为贵州之冠,水、风、光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达千万瓦规模。

曾经被认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劣势”,如今正逐渐转化为最大的发展“优势”。

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百草坪风电场。(岳刚 摄)

2011年,首个风电场落地,威宁经开区开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篇章。

威宁经开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先后吸引了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纷沓而来。

有了行业龙头的引领,威宁经开区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引进贵州长通、浙江一道、江苏国强、三一重工等优强企业到威宁投资兴业,全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十余年时间,威宁经开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全链崛起”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风电塔筒生产车间,工人在对卷好的钢板进行焊接。(赵庆能 摄)

走进威宁经开区风电产业园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星光四射,焊接声、电锯声连绵不绝,各个生产区的工人各司其职,一派繁忙的景象。

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于2013年入驻威宁经开区风电产业园,是一家风力发电塔筒制造、钢结构制作、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兼顾风力发电机组保养、维修及安装的企业。

        “我们公司主要根据威宁自治县、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风力发电企业需求,生产1500KW到7150KW风力发电塔筒,年产各种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塔筒180余套。”贵州保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自进驻威宁经开区风电产业园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

随着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威宁经开区的魅力也越来越大,众多企业纷纷选择在威宁安家。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俯瞰。

2022年,长通集团联合浙江一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威宁成立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建成了省内第一条光伏组件生产线。

        走进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机械臂自动抓取太阳能电池片,20多道工序过后,一块光伏组件即可生产下线。

“这是目前贵州省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制造经理郑乾说道:“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新疆、青海、云南、广西等地。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超10亿元”。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抓取太阳能电池片。

如今的威宁经开区,早已摆脱曾经的困境,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截至目前,威宁自治县累计建成并网新能源项目67个,装机规模达394.95万千瓦,装机规模、年发电量、年产值在全省88个县区中稳居首位,年产值突破1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

与此同时,威宁经开区积极推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储能电池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助力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威宁经开区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牢牢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底线。

        “我们在上下游企业的选择上,明确禁止化工类、高污染类企业进入”。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余昌杰说:“要坚决守护好威宁经开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远眺。

这种策略不仅让威宁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也使威宁经开区工业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2023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在坚持绿色园区的发展路上,威宁经济开发区以这份坚持,获得新身份。

2024年,威宁经开区获批贵州省唯一一家零碳工业园区并纳入国家级零碳工业园区培育。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争取国家级零碳园区认定。”余昌杰表示:“威宁经开区将紧密围绕‘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结合技术创新、政策导向和场景化应用,深度思考源网荷储和微电网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西南地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威宁模式’”。

从“高原风谷”到“绿色电谷”,威宁经开区以“风”“光”为媒,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里,每一缕风、每一束光都被赋予新的使命,每一寸土地都在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未来,这片高原热土将继续以创新为帆、以绿色为舵,在新能源赛道上乘风破浪。

来源:天眼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多彩威宁

多彩威宁

讲述威宁的人,威宁的事,威宁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