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无奈,苏-35SE“救场”,中国六代机至此打开北非市场?
日前,阿尔及利亚空军接收埃及退货的苏-35SE战机,填补苏-57交付空白,面对摩洛哥F-16V压力,中俄战机竞争加剧。
据“Army Recognition”网站报道,阿尔及利亚空军近日正式接收首架苏-35SE,剩余四架已涂装完毕。这批战机原属埃及订单,后因资金问题被退货,俄罗斯转手“回血”,为阿尔及利亚解了燃眉之急。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早在2月便宣布采购苏-57,但交付时间成谜。
埃及退货的苏-35SE被阿尔及利亚捡漏,看似划算的交易背后,其实是俄罗斯产能危机下的权宜之计。苏-35SE涂装简单,甚至未喷阿尔及利亚空军徽标,透露出“凑合用”的无奈——毕竟苏-30SM已落后摩洛哥的F-16V半代,前者连矢量发动机都没有,面对美制战机的超视距打击能力,阿尔及利亚急需战力升级。
这场交易本质是“瘸子里挑将军”,但苏-35SE能否真正扭转北非空中格局?答案恐怕要打个问号。
阿尔及利亚媒体曾信誓旦旦称2025年交付苏-57,但至今未提具体时间表。俄罗斯产能问题早已不是秘密:苏-57生产线至今未实现满负荷运转,且因西方制裁导致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对阿尔及利亚而言,苏-57就像“镜中花”——看得见摸不着。俄罗斯急于用苏-35SE稳住客户,实则暴露了对苏-57产能的信心不足。更关键的是,中国歼-35E的试飞进度已公开,若其性能明显优于苏-57,阿尔及利亚是否会“移情别恋”?毕竟在中俄战机采购中,性价比和交付速度才是王道。
有军事博主质疑,俄罗斯此举是否在用二手货消耗阿尔及利亚耐心,最终迫使对方接受更贵的苏-57?毕竟苏-35SE的性能与苏-57差距肉眼可见。
中国两款六代机已现真容,而俄罗斯苏-57仍在“挤牙膏式”生产。阿尔及利亚空军装备的苏-30SM、米格-29早已老旧,面对摩洛哥F-16V的步步紧逼,急需先进战机维持地区平衡。
从歼-10CE到歼-35E,中国战机外贸路线愈发清晰:先用成熟四代半战机打开市场,再用五代机巩固地位。若歼-35E在性能上碾压苏-57(比如隐身能力、航电系统),阿尔及利亚完全可能组建“苏-35SE+歼-35E”的混合机队。
难道阿尔及利亚真的对苏-35SE满意吗?还是迫于现实无奈接受?毕竟这批战机连雷达罩都“敷衍”地保留着埃及空军的编号,更像是临时过渡方案。
这场北非战机采购大戏,本质是中美俄三国军贸博弈的缩影。阿尔及利亚看似“捡漏”苏-35SE,实则陷入两难:苏-57交付无期,歼-35E虎视眈眈。若俄罗斯无法在短期内兑现苏-57承诺,中国战机完全有机会切入市场。更长远看,六代机时代的中航工业已手握两张王牌,未来胜负未可知。毕竟,对客户而言,战机不是“买椟还珠”的奢侈品,而是能守护领空的国之重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