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军备数值虚标,中国国防人怒斥
美军军备数值虚标引发中国国防专家强烈不满:数据造假还是战略误导?
最近马斯克爆料,美国最先进战机F22所搭载的F119发动机推重比严重虚标。
本来是为审计五角大楼做舆论铺垫,谁曾想美国国内没啥反应,反倒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
按马斯克的说法,当初F119宣传的推重比为9-10,要知道那可是在1997年,距离现在快30年。
中国当时最好的发动机是进口俄罗斯的AL31F,推重比不足6,仅为F119同期宣称数据的60%左右。
推重比 = 功率 / 重量,也就是发动机单位重量所对应的功率。
推重比高,说明发动机用了少的材料实现了大的功率,是发动机性能最重要指标之一。
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技术差距?
当时军工一线的工程师承受了多大压力,因为技术上哪怕一点突破,都可以避免多少中华儿女的牺牲。
在如此重压之下,一代军工人负重前行,以美国宣称的推重比10为目标,日以继夜地研发涡扇15发动机。
历经近30年,如今的涡扇15推重比突破10,达到10.87,一举超越当年F119宣称的10。
然而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马斯克爆料出来F119性能参数大规模造假,推重比实际测试值仅7.95(加力状态),非加力状态下低至5.2。
随后wiki百科修改了F119参数,推重比降到了7。
差异主要来自重量数据造假,当年宣称发动机重量1360公斤,实际却重达2268公斤,使得推重比直接缩水1/4。
美国军方近期高调展示了其最新型隐形战斗机、高超音速导弹以及新一代航母的性能数据。其中,隐形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RCS)被标称为“低于0.001平方米”,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被宣称“超过20马赫”,而新一代航母的舰载机搭载数量也被夸大为“超过100架”。然而,中国国防科技研究院的专家通过公开资料和模拟计算发现,这些数据存在明显的夸大成分。
“美军的这些数据根本不符合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国防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隐形战斗机的RCS为例,0.001平方米的数值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明显是为了制造‘技术神话’而进行的虚标。”
中国国防专家怒斥:数据造假毫无底线对于美军的数据虚标行为,中国国防领域的多位专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批评。军事评论员张强(化名)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美军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科学的不尊重,更是对国际社会的公然欺骗。他们试图通过虚标数据来制造‘技术代差’的假象,从而在心理上压制潜在对手。”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国防工业内部人士更是愤怒地表示:“美军的虚标行为已经毫无底线。他们不仅夸大了性能数据,还试图通过舆论宣传将这些虚假信息灌输给全球公众。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际军事技术的透明度,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军备竞赛。”
分析人士指出,美军虚标军备数据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战略意图。首先,通过夸大武器性能,美军试图在国际上制造“技术碾压”的假象,从而在心理上压制潜在对手,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其次,虚标数据还可能用于争取更多的国防预算拨款,因为“超级武器”的研发和部署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美军虚标数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其全球军事霸权,”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王伟(化名)表示,“但这种行为不仅无法掩盖其技术发展的真实水平,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反感和警惕。”
中国国防领域的应对措施面对美军的数据虚标行为,中国国防领域并未选择沉默。中国国防科技研究院已经启动了对美军公开数据的系统性核查工作,并将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和媒体渠道向全球公布核查结果。此外,中国军方还加强了对自身武器装备性能的透明度展示,以回击美军的虚假宣传。
“我们不会因为美军的虚标行为而动摇自己的发展节奏,”李明研究员强调,“中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始终立足于科学和实际需求,而不是为了制造‘神话’。”
美军的虚标行为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罗斯军事专家伊万·彼得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军的数据虚标行为并不新鲜,但近年来这种行为愈演愈烈。这不仅损害了国际军事技术的公信力,还可能对全球战略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欧洲多国的国防专家也对美军的数据提出了质疑。德国军事技术研究所的汉斯·穆勒博士表示:“美军的虚标行为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从而导致全球军事技术数据的混乱。这对国际安全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美军军备数值虚标的行为不仅暴露了其在技术宣传上的不诚实,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中国国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过科学分析和公开批评,揭示了美军虚标行为的本质,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军事技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在全球战略平衡日益脆弱的今天,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