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军政主官有分歧?政委调离,调他当第一副部长抓全盘工作!
1975年,身为武汉军区副司令的张震,被老首长粟裕叫去谈话,准备调动工作到总后勤部担任副部长。
张震过去是参谋长出身,干过很长时间军事教育工作。后勤工作没有涉及过,把他调去上级是怎么考虑的呢?

在此之前,总后勤主要领导班子是张宗逊为部长兼党委书记,郭林祥为政委兼副书记。同年,上级将郭林祥调离到新疆军区担任政委。没有给总后被配政委。实际上总后勤已经有7位副部长,4位副政委。如此多副部长,差张震一个吗?
张震到任后,负责协助张宗逊抓全面工作。
1972年和1973年,总后勤部调来张宗逊担任部长,郭林祥为政委。两人过去都没有干过后勤工作。把他们调过来,也是为了清查工作和全军后勤建设需要。自九一三后,李先念、余秋里抓总后勤工作,将其稳定下来,但具体工作需要主要负责人来处理。
张宗逊和郭林祥在工作上有合作,也有分歧。在郭林祥的回忆当中,在对待解放干部问题上,一个希望一个一个解放;一个希望一批批解放。对此,政委还曾将情况上报给军委处理。工作有分歧,就不容易团结起来处理问题。

郭林祥原本希望在总后勤部大干一番,工作到一半1974年一次运动,再次让工作反复。1975年,他被调离。总后勤没有政委,不知道处于哪方面考虑,没有安排政委人选,而是调来第8位副部长。
张震到总后勤,把问题想的简单,认为大家团结起来,工作就能处理好。
张震善于团结周围,在战争年代担任参谋长,给彭雪枫、张爱萍、粟裕身边工作,能很好理解、配合首长完成作战意图和部署。解放后,担任总参作战部长,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赢得首长的认可。
他作为三野出身的参谋长,1960年能在比他级别低的三野将领刘浩天为军事学院院长领导下工作,能尊重对方领导。
1970年,他被安排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过去是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属于大军区正职,到武汉军区改为副职,与其他两位资历低些的副司令,一起负责军区军事训练工作,关系很融洽。

把他调来,也是为了团结,因为张宗逊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张震的师长,过去上下级,如今还是上下级,上级或许希望他能稳定总后工作,因为张部长身体不是很好,很多工作需要他来具体处理。
张震到任后,更多精力放在处理业务方面,业务方面展开都很难,想统一大家都看法都难。他到总后没多久,就展开所谓反击右倾运动,很多工作都难以按照计划进行。
1977年,随着展开揭查批,上级将老搭档王平调来担任政委,落实干部工作,以及调整领导班子才真正展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