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会操:大清帝国最后的荣耀,一次震撼西方列强的军事演习
现在,这秋季的操练盛典真是前所未见,并且会成为新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八国联军打进中国后,大清王朝的顶梁柱武卫军被打得七零八落。聂士成带的那支武卫前军,原本叫武毅军;董福祥的武卫后军,前身是甘军;宋庆的武卫左军,是从毅军变来的;还有荣禄新拉起来的武卫中军,这些部队全打光了。就袁世凯在山东忙着抓土匪的那支武卫右军,因为没跟八国联军对上,所以还保留了些实力。仗打完了,清朝政府算是长了记性,开始着手建新的陆军部队。袁世凯这人练兵有一套,经验老到,所以就成了组建新军的头号人选。
后来,袁世凯接手了李鸿章的职位,当上了直隶总督,管起了京城周边的防务。他在天津小站搞起了新式的陆军训练,人们称之为“小站练兵”。在袁世凯的手底下,一共练出了6镇的新军(差不多就是一个师的规模),总人数快8万了,这支队伍被叫做北洋新军,或者北洋陆军。袁世凯还特地从德国请来了军事教练,用上了新式的训练方法,并且买了好多德国的枪炮。这样一来,北洋军的实力就成了全国最强的,这也为后来袁世凯还有北洋军阀集团掌控大局打下了基础。
小站练兵给清廷打了个样,让他们瞧见了新式陆军的厉害,于是就开始在全国推,让各地总督巡抚都照着这法子练新军,好保护国家。这样一来,大清的好些个省会都办起了军官培训的地方,像讲武堂啥的。不过,地方上跟中央比,钱袋子可差远了,有的省勉强能凑出三五千人的新军就不错了。当然,也有特例,像两湖这块宝地,有钱得很,特别是那湖广总督,晚清四大牛人之一(管的就是湖南、湖北,衙门在武昌),能力和名声,那是一点不输袁世凯。
所以,张之洞训练新军的成果真的挺震撼的。光在湖北,他就整出了一支师加一支旅的新军。而且,他对新军的文化教育特别上心,那时候,湖北新军的文化程度和军事知识都是顶尖的。张之洞压根没想到,他这么重视文化教育,反而让湖北新军更懂也更支持海外的革命党了,结果反清的革命思想在军队里越传越广。最终,大清王朝的末日,就是被湖北武昌的那些新军给敲响的。除了张之洞在湖北练的新军,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南京练的新军也挺有规模的。
说白了就是“是驴是马拉出来走走瞧瞧”。1905年9月17号那天,大清帝国的练兵头头奕劻、袁世凯他们向慈禧提议,说要搞个全国的大练兵看看。慈禧没多久就点头了,说练吧,时间就定在10月23号到25号,地点在直隶的河间府。这次练兵还特地请了京城里那些西方国家的使臣和武官来瞧瞧热闹。清廷从北洋、湖北、南京这些地方调来了好几万兵马,加一块儿有4万多人,全跑到河间府去了。练兵的时候,新军那是真厉害,战斗力强,素质也高,把在场的那些洋大人们看得都愣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这次军事演练让那些了解五年前中国军队状况的外国人大吃一惊。他们都觉得,中国在增强一支四万人大军的战斗力上,干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儿。”
一年后,袁世凯聊起那次大阅兵,脸上满是自豪,他说:“这事儿一传出去,整个世界都轰动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