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林:沃尔沃的灵魂是安全,健康和可持续

汽扯扒谈官方 4天前 阅读数 15 #汽车

4月15日晚,沃尔沃全新XC90正式上市,限时参考尊享价47.9万元起。作为这家北欧豪华车企的旗舰级SUV,依旧没有配备华丽的数据、硬核的参数,其想用极致的安全进化与豪华继续捍卫在豪华品牌市场的地位。

目前新势力凭借智驾等配置正在不断抢占传统豪华品牌市场,反观沃尔沃旗舰SUV并没有带来智驾方面的惊喜,智能化依旧保守。

对于这种偏向保守的产品策略,在沃尔沃全新XC90上市发布会结束后,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接受了“汽扯扒谈”专访,向外界阐释了这个98岁豪华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时代的生存逻辑:当行业陷入技术竞赛的狂欢,沃尔沃选择以"安全"为锚点,在创新与克制之间寻找平衡,在激进与责任之间重构边界。

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底线

随着比亚迪掀起的全民智驾技术竞赛,目前各大车企均公布了自家的智驾落地方案,国内汽车市场也变成了价格战叠加技术战的新模式,给沃尔沃等老牌豪华车企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L3级自动驾驶时间表"的追问,袁小林直言:"自动驾驶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这番表态,揭开了沃尔沃与其他车企的本质分野——当行业将自动驾驶视为技术军备竞赛时,沃尔沃始终将其置于安全伦理的框架下审视。

在沃尔沃的价值体系中,驾驶辅助功能与主动安全技术存在根本性区隔:前者是以人为本的"便利性工具",后者是机器代劳的"责任转移"。这种泾渭分明的技术伦理观,源自沃尔沃对生命权的敬畏。

正如其2014年就推出驾驶辅助系统却鲜少宣传的抉择,"任何可能引发误解的技术包装,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这种价值观投射到技术路径上,形成了独特的"沃尔沃范式":不追求参数层面的炫技,而是构建从芯片算力到车路云协同的全维度安全冗余。

以AEB高速刹停系统为例,沃尔沃将安全阈值精确到"4km/h激活,60km/h内完全避险",这种基于数十年事故数据积累的工程哲学,恰是"能用100km/h刹停"的技术激进派所缺失的安全纵深。

沃尔沃的选择颇具启示性:既不放弃中国智能产业链的"高地优势",又与本土科技企业建立防火墙。这种开放合作中的审慎,源自对技术成熟度的清醒认知。

袁小林警示行业:"以品牌信誉背书未经验证的技术,本质上是将用户置于系统性风险中。"在沃尔沃看来,真正的智能驾驶革命,必须建立在全行业共同构建的安全基座上。

对于何时能上线高阶智驾功能?袁小林表示沃尔沃会十分谨慎。因为一旦公布相关的成功,会对社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们会因为对沃尔沃品牌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这种信息是以沃尔沃品牌98年的历史信誉做背书的,所以我们对此会格外的重视和谨慎。

袁小林强调,车企必须对用户负责,对社会有正向的贡献,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以人为本,要尊重生命,创新不能以不尊重生命为代价。

沃尔沃的价值坚守

“一个生存98年的品牌,有什么可以输出的东西?就是(沃尔沃)这98年来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安全、健康和可持续。”

袁小林解释道,对于出行工具的选择,每一个客户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沃尔沃给予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是十分清晰的,因此吸引到的人群也是独特的,是真的认同沃尔沃的理念、产品和服务的,形成了独特的门槛。

这三个坚持也推动沃尔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全价值链的相对健康。

面对XC90所处的高端SUV红海市场,袁小林给出了沃尔沃的破局之道:"参数配置只是表象,背后的价值逻辑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从SPA架构的材料选择到座舱的可持续设计,沃尔沃将安全、健康、环保"的品牌基因,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语言。

这种坚守在智能时代显现出独特魅力。当竞品以屏幕数量定义豪华时,沃尔沃用"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重新诠释安全;当对手追逐算力参数时,XC90的"防疲劳驾驶系统"正在默默守护数万家庭。

数据显示,沃尔沃用户中72%将"安全价值观认同"列为首要购车因素,这印证了袁小林的观点:"清晰的价值输出,终将筛选出真正的忠实客群。"

今年是沃尔沃在中国的15年,谈到目前豪华车的价格打得比较激烈,沃尔沃如何应对的问题时,袁小林表示有信心将中国打造成第二个“本土”市场。

为了应对价格战,沃尔沃一直在提升服务的能力。目前沃尔沃的服务正在不断与时俱进,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贴心,更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也会成为用户对沃尔沃的信任。

所以豪华品牌的价格从何而来,就是你的品牌力,产品力和体系运营能力给你的平衡点,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沃尔沃花了大力气去建设这一方面的能力,所以沃尔沃在豪华市场有非常强的信心。

对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袁小林表示沃尔沃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不仅在制造端和商业端都实现了不错的布局,还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与智能化,对原有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在中国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是2%,在中国市场我们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在过去15年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2025年,随着我们在产品上“七剑下天山”,我们会不断增强产品力,争取在市场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沃尔沃的“慢哲学”

当某些车企将L3落地作为营销噱头时,沃尔沃选择以十年为单位打磨系统可靠性。

在专访中,袁小林多次提及"谨慎"一词。这种态度背后,是沃尔沃对技术演进规律的深刻洞察:真正的技术革命需要经历"实验室-道路-社会"的三重验证。正如沃尔沃坚持的"不增加用户负担"原则,真正的技术进步应该让复杂消失于无形,而非用新问题替代旧问题。

站在百年品牌的门槛上,沃尔沃在袁小林的掌舵下,正以安全为舟,驶向智能驾驶的深水区。这种选择或许会错失短期流量,却为行业树立了价值标杆:当技术狂奔时,更需要有人系紧安全的缰绳。

在沃尔沃的叙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车企的生存智慧,更是一个关于技术文明如何与人类福祉共生的终极思考——或许,真正的未来汽车,从不需要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汽扯扒谈官方

汽扯扒谈官方

汽车无处不八卦。全宇宙第一八卦汽车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