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奥巴马首次回到非洲老家,坐村头和哥哥喝酒,帮祖母扛大米

骡子的正能量 1周前 (04-18) 阅读数 188 #历史

2015年的时候,奥巴马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回了趟老家,去了非洲肯尼亚一个名叫科格罗的小村庄看看。这一趟,让他在国际上赢得了好评,大家都说他是真真正正从贫穷走到总统宝座,然后又回家乡探望的非洲裔美国总统。

那次“回家”的经历其实挺让人失望的,毕竟奥巴马是总统,他没法像普通人那样随心所欲地和家人待在一起,也没法真正甩掉那种走到哪里都跟着的高调光环。

说起来,1987年那会儿,奥巴马头一回回到非洲的故乡,那场景才叫一个真切。他直接坐在村子口,跟着哥哥一块儿喝起了酒,还自然而然地帮祖母拎起了大米袋子。

有人把奥巴马这次回老家说成是“找老家之旅”,毕竟他从出生到26岁,都只是听说过老爸的家乡,从没亲自去过。

那时候,奥巴马还在芝加哥的一个社区忙活,那个社区主要是黑人,这差不多就是他政治道路起步的地方。

得承认,奥巴马这人挺明智,他早就明白自己身为黑人的身份背景,并且琢磨着怎样好好利用这一点,而不是躲着它走。

这事儿让人联想到英国王室那位出走的梅根,她身体里明明流淌着非裔的血,却硬要使劲儿撇清自己和非洲的关系,结果她的人生就显得各种不对劲儿。

奥巴马先飞到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然后坐车花了4个多小时,去了他老爸的老家——科格罗村。那村子挺偏的,离县城有60公里远呢。

奥巴马的老爸来自一个庞大的家族,家里不光有爸妈,还有一堆兄弟姐妹。更热闹的是,他爸还有第一任没离干净的老婆,带着7个娃。这简直就是好几代人住在一起,关系错综复杂。

而且啊,奥巴马他爸那边的大家族,那时候是萨拉奶奶在管事儿。爷爷早就不在了,萨拉奶奶还不是亲奶奶,是爷爷后来娶的老婆,按道理说,他应该管萨拉奶奶叫继祖母才对。

碰到这种没有血缘却称作家人的关系,起初应该会挺不自在的。但萨拉特别亲切,那些不同母亲却同一个父亲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挺好的,没多久就和奥巴马变得很熟络了。

那时候,萨拉给奥巴马挑了些挺实在的生活小物件。一个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三脚凳子,不过对于个子高高的奥巴马来说,坐在上面确实有点委屈他的大长腿。另外,她还准备了个专门打苍蝇的拍子,因为那边苍蝇特别多,其他什么都不缺,就是这苍蝇得靠自己动手赶。

除了那两样礼品,萨拉居然还给奥巴马的这位继孙送了一面盾牌,听说在当地,这代表着很大的权力。之后,有不少人觉得他能赢得美国总统竞选,跟这份特殊的礼物不无关系。

其实,关系咋样无所谓啦,只能讲奥巴马的家人们真的很挺他,没把他当外人来对待。

奥巴马同样也很随和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和哥哥一起在村子尽头的农田边喝起了小酒。

我异母兄长马利克酒量特别大,他不光能领着奥巴马在村子里到处逛,还得拽着他去农田里干活。干完活,他俩就坐在田埂上,边抠脚丫子边喝酒,那场景是不是挺让人咋舌?但奥巴马居然没多久就适应了这事儿。

奥巴马回想起那段日子,心里头美滋滋的,觉得哥哥马利克真的是个挺棒的人。不过呢,马利克那边好像就没那么高兴了。他之前跟媒体聊起过,说那家伙一次都没邀请过他到美国去耍一耍,“比如一起去吃顿香喷喷的烤肉排,配上爽口的凯撒沙拉,然后坐下来好好唠唠嗑。”

奥巴马在美国肯定忙得团团转吧?不过回到老家,他倒是真把自己当家里人,大热天的,他会主动跟着继祖母去田里干活,而且力气大得很,轻轻松松就能把一大袋子米背回家。

看那张照片,奥巴马背着一堆东西,看起来挺轻松的,大家伙儿就琢磨了,他背的那玩意儿到底是不是大米啊?还是说,那大米还没脱粒呢?

说实话,萨拉看起来真的超级开心,她对着镜头,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就算不是亲生的,能跟那个从美国来的小孙子待一块儿,那也算是挺开心的事儿了,对吧?

其实,真要说起来,我们该佩服的是奥巴马的妈妈。她带孩子那叫一个随性,孩子长大了,就放手让他去追梦,不管是跑到非洲还是哪儿,都不多干涉。

根据一些信息显示,奥巴马那个不是同母亲生的妹妹其实也很出色。她没走哥哥从政那条路,而是嫁给了一个加拿大出生的中国人。这一家人真是来自世界各地,特别能接纳不同的人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骡子的正能量

骡子的正能量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