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改口叫爸爸
前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已经过去许多年,本文主人的生父因为车祸离世,九十年代未,三兄妹大的18岁,小的15岁,更大的上高三,19岁,本就艰难困苦的日子因为顶梁柱的坍塌更是让家人悲怮欲绝,茫然无助,这时候,一个给母亲看病的医生走进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讲述人,婷婷,女,五十岁
那年的正月里,继父进了家门,大哥二哥都管他叫叔,我也只好随着叫,其实我妈暗地里一直让我们叫他二爸,但是我们就是改不了这个口,心里边无法真正接纳一个外人加入我们的家庭!
叔叔跟乡医院签了承包合同,自己单干,诊所就设在家里。
每天,病人络绎不绝,他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大半夜的,常常有病人敲门急诊,他时常去村里出诊,回来已经是天亮了。
再苦再累,他都毫无怨言,挣的钱,除了维持诊所的运转,其余全部补贴家用!
许多人笑话他傻,替别人养孩子,也不知道张罗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别人的根总归是虎皮贴不到猪身上,两离心的事儿,将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他一笑而过,从不当

回事!
虽然父亲不在了,爷爷奶奶仍旧跟着我妈生活,想着儿媳妇改嫁别人,孙子尚未成家,爷爷生怕把父亲辛苦经营的这个家败给外人,时不时出.点幺蛾子!
有一次,爷爷叫回叔叔,说要把我家盘个底,家里七东八西的,我要登记明白,免得被外人占去。
我妈气的不行,叔叔劝慰说,别跟老年人计较,他们为孙子想也没错,咱们何必一个钉子一个眼的斤斤计较呢?
当时的我妈在供销社工作,叔叔在隔壁租了一间门市,一声不响,把诊所从家里搬了出去,以后他和妈妈的生活起居,就在供销社的宿舍里。
宿舍特别简陋,很小两间房子,没地方做饭,在滴水檐沟搭个塑料棚做厨房。叔叔不记仇,只要做点好吃的,他会把爷爷奶奶接到一起吃饭,奶奶身体不好,需要长年吃药,他怕药拿太多了,奶奶记不住,总是一日三次地给奶奶送过去,十几年从不间断!
后来,爷爷奶奶老得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时,他又不计前嫌地和妈妈搬回家住,一日三餐做好,送到老人手里,对待老人比亲生儿子还好。

爷爷去世的时候,硬撑着等叔叔回家,听他叫一声爹后,才安心地去了,奶奶一年后也离世了,她把仅有的八千多块钱全部留给叔叔,这是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想必,他们在天之灵也认可了叔叔吧!
叔叔也是再婚,也有亲生子女,他从不偏心,倒把更多的爱倾注到我们身上。
我俩个哥哥,不知道是因为生父以前对他们过于溺爱,还是他们始终对继父有抵触,混迹社会,都不学好,常生事端,在外打牌赌钱,输了回家要钱,要不到,就跟父母对着干。成了有名的小混混儿!
叔叔除了沉默,就是劝说妈妈对孩子要宽容,要忍耐。
特别是二哥,我妈想尽一切办法帮他盘下一个十多万元的门市,短短两年,因经营不善赔了个精光,那时候的十几万元可是天文数字,怎么赔得起呢?
我妈恨铁不成钢,气急之下,找个木棒子,非要打二哥,叔叔拦在中间,说不尽的好话,老王啊<我妈的姓),莫着急,孩子还小,不懂事,肯定被别人骗了,怨不得他呀。
“不着急,不着急,这十几万你赔呀?”
“行,我赔”。
叔叔说到做到,其后的七八年时间,他一直给二哥还债。
他更加起早贪黑地挣钱,一天到晚在诊所忙活,半夜才关门。他的生活极为简朴,粗茶淡饭,衣服三五年也不添置一件新的,省下所有的钱还帐。
刚还完帐,又给二哥娶了媳妇,结了婚的二哥在孩子八个月时,和二嫂子外面打工去了。孩子扔给了叔叔和妈妈,他们又含辛茹苦地抚养孙子,买最好的奶粉,用最好的尿不湿,直到孙子长大成人,读了高三他还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十年间,叔叔帮妈妈还清二哥的十多万巨债,把孙子带大,又新修了两栋楼房!
我是一点一滴地体会到叔叔挣钱的艰辛,却从未听到他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他时常念叨孩子们在外面漂着也不是办法,趁年轻应该学门技术,一次次打电话,叫二哥回家。

二零零二年,二哥终于回家了,叔叔和妈妈商量让他去驾校学车本,还帮他买了一辆长安轻卡,六万块钱,全是借的。
二哥是个名副其实的败家仔儿,不到一年,他又嫌跑车太辛苦,低价把车卖掉,人又跑了。
我妈气得直哭,叔叔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一声不吭,后来又继续埋头还帐!
大哥大嫂一直在深圳打工,有了小孩后,和二哥有样学样,也把孩子扔家里让我叔叔和妈妈照顾!
漂了许多年的二哥又回了家,在外碰了无数次壁的他终于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和自己的无能。
他终于成熟了,懂事了,他先是在乡医院开救护车,后来又在家里开起了餐馆,日子渐渐过得富足起来。
叔叔和二哥家住在一起,生活融洽!
又过了几年,大哥在县城买了房子,叔叔又拿出最后的积蓄,花了十多万把大哥的新房装修全包了。乐的大哥大嫂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这天,姊妹三个给叔叔敬了一杯酒,终于改了口,叫了他一声二爸,这个斋心仁厚的二爸的眼泪掉下来,但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因为他的孩子们接纳认可了他的存在,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和安慰呀!

好景不长,二爸因为类风湿病导致股骨头坏死,瘫痪在床,动弹不得,他生怕花子女的钱,拒绝就医,任凭妈妈怎么劝说都不听。
二哥得知消息,亲自开车,送二爸去重庆,西安等地看病,辗转数趟!
在西安,二哥抽空带二爸去看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二爸行动不便,遇到上下楼梯,二哥一趟趟地背来背去的。
那年骄阳似火的七月,二爸在重庆附一院做手术换股骨头,我们三兄妹和妈妈在医院轮流照顾,整整半个月,他才出院!
出院后,他坚持用中医疗法,大半年时间,二哥每个月按时从西安买药,每周一次到县城给二爸煲汤,在家人的照料下,二爸的身体恢复得特别快!
二哥在县城盘下一个门面,二爸每天能去帮着看看摊位,他说:“只要还能动,能为孩子们做一点是一点吧。
而今,我们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哥哥们一口一个二爸的叫着,孙子们环绕膝下,那真的是一幅儿孙满堂的画面啊!

今年春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看到二爸康复的这么好,都为他高兴,我们都想敬他一杯,但他摆摆手说,孩子们,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可以以茶代酒了,术后不能喝喽,看到你们过的好,我和你妈比喝了蜜都甜哪!
二爸回村里探望老友,乐呵呵地讲他的孩子们如何孝顺他,如何对他好,对方回一句:“老哥呀,那也是你先布秋风,才有雨下啊!………………
前几天,听说这个二爸已经故去,几个子女办了隆重的葬礼,他亲生的两个孩子也泣不成声地说他爸爸一生的不容易。
在买的墓地前,几个孩子齐刷刷跪成一排,倒了一整瓶子的白酒,敬这个一生心怀大爱的老人一路走好,他虽没给孩子们留下太多的遗产,但他的德,他的人品贵重,却会永远在孩子们心里留下珍贵的回忆,他的纯朴,无私的父爱如山将如涓涓细流般刻画在了孩子们的心田,这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