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急转弯”背后:美国的多重困境与博弈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22 日,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 “大幅下降” 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145% 关税,这一表态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早些时候关于中美关税僵局不可持续、紧张局势将 “降温” 的言论相呼应,标志着四月以来不断升级的中美关税大战出现重大转折。特朗普此举并非偶然,背后是美国国内多个领域困境交织下的无奈之举。
美国汽车业是受关税政策冲击的 “重灾区”。就在特朗普松口下调关税当日,美国汽车行业六大组织联名致信政府官员,反对 5 月 3 日生效的 25% 汽车零部件关税,称其将 “危及美国汽车生产”。美国汽车供应商因难以承受成本上涨,面临停工停产风险,这不仅会使工人失业,还可能在全球供应链引发连锁反应。据华尔街和汽车分析师报告,美国汽车行业成本预计增加超 1000 亿美元,销量将下降数百万辆。而美国汽车业主要生产基地位于 “铁锈地带”,这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关税政策反噬本土汽车产业,削弱其竞争力,引发行业强烈反对。考虑到年底的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为保住选民支持,不得不重新评估关税政策。此前他还表示考虑给予汽车制造商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帮助企业调整供应链。
美国普通民众也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苦不堪言。美国进口商和零售业为维持利润,提高进口商品零售价,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玩具行业为例,美国对中国玩具加征高额关税,使玩具价格上涨,甚至可能导致年底节假日购物季玩具短缺。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进口超 170 亿美元玩具,其中超 130 亿美元来自中国,美国玩具协会主席警告了供应危机。
在舆论层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美国社会广泛不满。三名民主党籍前总统奥巴马、拜登、克林顿罕见密集发声,虽未点名批评,但明确表达了对特朗普当局政策的不满。这种前总统公开严厉批评现任总统的情况极为罕见,此次三人同时发声更是史无前例。此外,美国民众也通过抗议表达诉求,本月全美各地抗议活动超千场,覆盖 50 个州,民众谴责特朗普政府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多项政策侵犯公民权益、违反宪法。
从金融领域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金融霸权造成反噬。自 4 月以来,美股、美元、美债呈现 “三跌” 趋势,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美股三大指数跌幅超 2%。特朗普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以缓解经济压力,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关税上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超出预期,使货币政策制定面临困境。而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美元霸权存在内在矛盾,加征关税减少进口、缩小贸易逆差的同时,也减少了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流通量,威胁美元的 “世界货币” 地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