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的背后,一批人正在被时代所“抛弃”
一、乘客如何看待“萝卜快跑”
有网友实地(武汉)体验了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从亦庄7天酒店(科创三街店)起到荣京东街地铁站大族广场,共计2.8公里,费用合计35.05元,活动抵扣25.24元,实际支付金额9.81元。
根据萝卜快跑的计费规则,车费包括起步费、里程费、时常费、远程费。相关费用分时段计费,其中里程费在00:00-09:00和17:00-20:00起步价为19元,其他时间段为18元。
很多网友认为当下的萝卜快跑用新人优惠/优惠券等方式属于恶意竞争,通过低价进入市场,培养消费者的习惯,最终价格会慢慢涨上来,再提价牟取利润,就如当初的共享单车一样。无人车辆成本被BD降下来了,现在是20万元/辆,且车辆可确保5年内的可靠运营,车的成本按5年分摊每天是110元。现役运行的车辆中大约需要300名安全员,武汉 “自动驾驶安全员”月薪为5000至7000元。所有安全员一个月工资约170万元分摊到450辆车,单车单日的安全员成本约为126元。加上充电费用35元、洗车10元、运维费用30元,单车日均运营费用总计约75元。萝卜快跑第五代车的单日运营成本为110元+126元+75元= 311元;可是一辆车的单日流水只有60元!二、出租车司机、滴滴司机危机感十足这是一份网传武汉出租车公司向政府的建议书,其中提到:无人驾驶车“萝卜快跑”是试运营,应该控制在一个区间,连牌照都没有,谁给你特权?能满大街接单。科技是初衷是让人类生活的更好,现实是让底层人吃不饱。可以预见的是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这关乎到他们的生存。
这也是很多网友大量抨击“萝卜快跑”得一个点,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 (出租) 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并非网传的1000辆,不至于抢了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的饭碗,目前武汉市日均运营网约车2.94万辆,单车日均订单13.2单。”
百度副总裁王云鹏曾称:“做无人车的初衷,不是为了抢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生意,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老百姓,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网约车司机夏XX表示,去年他一天最多能挣500元,今年顶多400元。但缩减是不是“萝卜快跑”带来的,夏聪也“说不上来”,网约车平台“里程费”近年来一直在走低,从最早的2元逐年减少到1.3元。对“萝卜”目前驾驶技术的不认可,也是一些网约车司机“自信”不被抢生意的原因。部分乘客向他们反映,由于“萝卜快跑”驾驶速度较慢,面对拥堵路段不够灵敏等问题,尝鲜之后就不会再坐了。然而,足够诱人的价格优势还是让部分司机师傅不高兴。在武汉市谨谦未来·青年路的网约车之家里,朱师傅和他的司机朋友们讨论热烈,“每公里8毛钱的价格,这不是搞价格战恶性竞争是什么?”
比起当前,武汉大多数网约车、出租车司机更担心未来,发展成熟的无人驾驶车辆大规模投运后,他们怎么办呢?限制数量还是限制区域?司机师傅们显然也没太想好——投在郊区,“好跑”的单子被抢了;投在“城里”,“按照现在的萝卜”那就“更堵了”。
三、无人驾驶技术是否安全成熟?
清华大学杨殿阁教授质疑萝卜快跑的技术,担心萝卜快跑操控系统被人控制,自动驾驶汽车就成了武器。同时很多网友也露出担忧,目前无人驾驶技术是否成熟?
例如“苕萝卜”遇到一个编织袋就停车不敢动弹;
两个萝卜造成交通大面积拥堵,交警来了也叹气!
萝卜快跑在汉阳区鹦鹉大道与国博大道交汇处与一名行人发生轻微接触,行人随后躺在出租车前,现场交警迅速介入处理,事故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针对此次事件,百度方面迅速作出回应,确认事故发生在绿灯亮起、车辆启动之时,与一名闯红灯的行人发生了轻微碰撞。“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配合警方进行了妥善处置,并陪同受伤行人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检查无明显外伤,目前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和休息。”那么,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整体看,无人驾驶技术不是很成熟,源于它的规则算法还不够成熟,这个东西需要一步步优化,这个优化只能通过实践来解决,实验室里永远搞不出来的。就像chatGPT训练一样,ChatGPT有时候会‘胡说八道’,比如一本正经教你做一道'鞋底炒辣椒',但你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它会这么说;完全端到端后,智能驾驶汽车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令人无法解释的举动,而你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么开车。ChatGPT胡说可能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汽车万一做出了什么“奇怪”的举动,后果很可能是人们难以承受的。因此目前各家公司发布的自动驾驶端到端技术,也都同时有着大量的规则算法为行驶安全兜底。
这是网传萝卜快跑的后台现场,如果哪台车的AI卡壳出现了问题,马上就会有人工接管,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在玩模拟驾驶的游戏一样,你的人身安全,或许也是别人的一场模拟游戏。网友担忧: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很不放心!
四、无人驾驶技术的全面应用是大势所趋
1、上海正式发布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至今已有约半个月,期间各家智驾企业主要都在聚焦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微调,预计最快将在未来一周内启动面向普通市民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实地测试,测试期间全程免费。测试企业方面介绍,首批预计将有5辆车投入公开测试,后续还有会新车陆续跟进,车型也会有所增加,具体以实际测试后的表现机动调节运能。
2、工信部官网显示,多部门近日联合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鄂尔多斯、沈阳、长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合肥、福州、济南、武汉、十堰、长沙、广州、深圳、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成都等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名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