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对比问界M7,新能源SUV智能较量,性能体验谁更胜一筹

施俊谈谈车 2天前 阅读数 4 #汽车

星纪元ET真能行吗?

这年头,新能源SUV多如牛毛,各家吹得天花乱坠,配置恨不得把整个科技树都点亮,消费者早就审美疲劳了。

要不是2024年末,星纪元ET跑到新疆大海道无人区玩了一把极限穿越,愣是跑了940公里,还在库木塔格沙漠秀了把50%+的沙地爬坡,最后又来了个60层楼高的英雄坡直拔,估计大家伙儿还真没啥兴趣多看它一眼。

不得不说,这一波操作确实吸睛,但也让人心里犯嘀咕:这年头,光会“上窜下跳”还不够,得真刀真枪地跟对手干才行。

说到对手,就不得不提问界M7。

这哥们儿可是新能源SUV界的“老炮儿”了,背靠华为这棵大树,自带流量,销量也一直不错。

但话说回来,问界M7也不是没翻过车。

2024年1月,大批车主集体投诉问界M7交付延迟,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直接暴露了赛力斯在产能和供应链上的短板。

这就像下馆子,菜做得再好吃,等半天也上不来,谁还乐意去?

更早之前,2023年12月,理想MEGA因为外观设计直接翻车,预订量哗哗地掉,股价也跟着遭殃。

这说明啥?

新能源汽车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得长得顺眼,得符合咱老百姓的审美才行。

星纪元ET想在这一片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光靠一次极限挑战肯定不够,还得拿出点真家伙。

先说说续航和经济性。

星纪元ET号称有“黄金増程”系统,CLTC纯电续航240公里,WLTC综合续航1500公里,馈电油耗5.9L/100km,加92号汽油就行。

再看看问界M7,CLTC纯电210公里,WLTC综合1250公里,馈电油耗7.4L/100km,还得喝95号。

这账一算,高下立判。

油价这么贵,能省一点是一点啊!

再说说智能驾驶。

星纪元ET直接上了508TOPS算力的英伟达Orin芯片,30个传感器,还带激光雷达,这配置简直壕无人性。

问界M7虽然也有华为ADS 2.0,能自动泊车,高速领航,但在硬件上还是稍微逊色一点。

据说,在复杂路况下,星纪元ET的响应速度比问界M7快0.3秒。

别小看这0.3秒,关键时刻能救命!

底盘和通过性也是星纪元ET的一大亮点。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智能扭矩控制,6+1全地形模式,最小转弯半径5.65米,最大爬坡度37.82°。

问界M7虽然也不错,但爬坡度就稍微差了点。

而且,星纪元ET雪豹四驱版零百加速4.8秒,比问界M7四驱版快了0.4秒。

光有硬实力还不够,还得看用户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星纪元ET配备了骁龙8295芯片,15.6英寸2.5K屏,23个扬声器杜比音响,OMS座舱监测,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后排还有17.3英寸娱乐屏。

问界M7虽然也有HarmonyOS和麒麟990A,但配置上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空间和舒适性也很重要。

星纪元ET是大五座设计,后排腿部空间1050mm,后备箱1.8m³,还有零重力座椅和后排腿托,座椅压力分布均匀性提升18%。

问界M7虽然有五座和六座可选,但第三排头部空间就有点局促。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用户体验,咱们来听听“老王”的故事。

老王,35岁,二胎家庭,是个追求品质生活的典型代表。

他试驾了星纪元ET和问界M7之后,最终选择了星纪元ET。

老王说:“一开始觉得问界M7品牌大,后来发现星纪元ET的体验更好,特别是后排空间,孩子坐着更舒服,而且智驾系统也更让人放心。”

市场竞争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

2024年5月,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合作,共同开发B级纯电动汽车,这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智能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2024年6月,蔚来汽车因为降价引发老车主维权,这提醒我们,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调整价格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到老车主的利益。

话说回来,星纪元ET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品牌认知度,赢得消费者信任,是它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且,新能源汽车出海也是大势所趋。

2023年7月,比亚迪汽车宣布在泰国建厂,加速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

星纪元ET也应该考虑如何走向世界。

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实力展现,星纪元ET能否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在新能源SUV市场搅动风云,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时间会给出答案,市场会做出选择。

好戏,才刚刚开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施俊谈谈车

施俊谈谈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