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李达面见毛主席,气愤表示要单刀直入,主席:你想干什么?

威猛舒克 2周前 (05-06) 阅读数 18 #历史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心里都琢磨着能见一见毛主席该多好啊,特别是毛主席的那些亲戚们,更是盼望。但毛主席每天忙得团团转,要见他一面可真不容易。

1956年6月的某一天,有个老爷子搭了趟车,直接到了湖北的武汉。那时候,毛主席正在东湖宾馆忙活着工作呢,这可是他新中国成立以后头一回回到武汉来。

这位老爷子走路慢悠悠的,头顶光秃秃的,不过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手里还拿着根拐杖。正当他慢条斯理地打算往里走的时候,被门口的保安给拦住了。

老人正打算说明自己来访的原因,这时警卫员边上的副秘书已经抢先一步说道:“您好!主席有交代,除非他正在上厕所,不然啥时候见您都行。”

话还没讲完,毛主席就急忙迈步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说:“鹤鸣兄,别主席主席的叫了,咱先坐下聊!”

说白了,这位老者其实就是共产党的早期创立人和领头人,名字是李达。他很久以前就和毛主席认识了,两个人之间建立了很深的交情。

1939年开春那会儿,李达抵达了重庆。周恩来一听这消息,立马就跟毛主席合计,琢磨着怎么跟李达搭上线。

后来,毛主席知道了李达同志的那些事迹,心里就琢磨着请他到延安来。结果李达回了话:“行,不过我有个条件。”

其实,李达这么说,纯粹就是在跟毛主席开玩笑,他就一个简单愿望,想在延安有口饭吃,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毛主席和李达之间有着他们独特的相处之道,可那时候博古对此相当困惑,不太明白。不过,后来李达还是选择到延安来工作,为新中国的尽快成立出了一份力。

不过得提一下,李达当年可是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里头的一个,而且还被挑中做了中央局的宣传主任,位置相当重要。但到了1923年秋天,他却离开了共产党。

可能是因为李达那档子事,博古对他有了些不同的想法。但其实大家伙都不知道,李达离开共产党,对咱们国家的发展反倒是件好事。

那时候,李达觉得共产党更看重实际行动,不太在意理论探讨。他嘛,毕竟是个搞理论的人,所以很多时候,他的看法跟大家都不一样。因为这样,他最后选择了离开。

李达离开共产党,并不是因为他反对共产党,他只是打算用自己的方法来深入钻研马列主义。后来,他意识到这个选择确实十分明智。

说实话,那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联手,让共产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去参加国民党,这事儿李达心里头很别扭。说白了,就是李达打心底里不愿意成为国民党的一员。

其实还有第三个因素,李达他自个儿有权决定喜欢谁或者讨厌谁,那时候他就是看不惯陈独秀,觉得他家长式作风太严重,不愿意跟他一起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李达离开了共产党。不过,想当年在中共建党那会儿,他和陈独秀可都是出了大力的,功劳不小。

可以说,就连毛主席当年也是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所以,毛主席对李达有着深刻的理解,而李达呢,后来也为共产党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李达离开共产党后,还是跟不少共产党人有来往,毛主席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们俩挺熟的,所以才有了后来他去延安的那段经历。

在那样的环境下,李达之后就一直帮着共产党忙活,并且在党内他的位置相当重要,这从1947年发生的一件事上就能瞅出来。

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成为过去,解放战争正处于紧要关头。李达和刘伯承带着大批军队,在指定的地方安顿下来。没过多久,就传来了隆隆的炮火声。

这肯定是敌机没错,李达立马有了动作,他抄起望远镜瞧了起来。只见敌军不停地往咱们阵地上扔炸弹,把天空都给照亮了好大一片。

在这种情况下,李达一放下望远镜,拔腿就往指挥部奔。一瞅见刘伯承,他立马拽着他就往外冲,直接把他领到了防空洞里头。

两个人刚溜进防空洞,屁股还没坐热,后面就“轰”地一声炸了,一颗炸弹直接砸中了指挥所。他俩瞪大眼睛,愣在原地,心想这回可真是捡回条命,从阎王爷那儿转了一圈回来。

刘伯承老年时再聊起这事,心里还是热乎乎的,他觉得是李达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其实,刘伯承对李达心怀感激是众所周知的事,邓小平也相当看重李达的能力,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他。

在大别山那会儿,咱们军队跟敌人干了一仗,就是反围剿那次。由于各种情况,咱们的战士被敌人追得到处跑,就像是被四面围起来唱歌一样,没路可逃。没办法,咱们只能趁着黑夜悄悄转移。

那时候通讯手段有限,战士们对地形一点也不了解。尽管有人去前面探路,但先遣部队还是三次都走错了方向,一路上困难重重。

当整个队伍都迷茫不知所措时,参谋长李达站了出来,说他愿意试着找条出路。他掏出一幅寻常地图,瞅了一眼,随即领着队伍就出发了。

大家都没想到,李达就这么带着队伍,找到了一条对的路。后来,邓小平夸李达,说他就像张活生生的地图,毕竟在那种时候,真的很能看出一个人的本事。

到了1948年,解放战争基本尘埃落定,毛主席着手考虑接下来的安排。在这个关头,他给李达发了邀请,请他前往北平。

李达心里乐开了花,立马就点头同意了。不过由于一堆事儿给绊住了,他直到1949年5月份才赶到北平。一见到毛主席,他那心里头的高兴劲儿,简直没法说。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又一次向李达发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考虑到李达这些年来为咱国家所做的贡献,他早就具备了成为一名党员的条件。

1949年12月份,李达再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对李达还是特别信赖,觉得他很有本事,后来就安排他去了教育领域工作。

李达掌舵时,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步入正轨,给党和国家输送了好多人才。不过,后来两校之间也闹过些不愉快。

1956年那会儿,国家迈开了新步伐往前发展。鄂城县流行起了一句话,说的是:“只要你有勇气,土地就能产出多少!”

李达是个搞教育的,他觉得那个标语说得太死了,就自己跑去见了毛主席。一见到毛主席,他脸上就挂不住了,气呼呼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达直接说:“润之,我得开门见山了!”

听到那句话,毛主席心里有点纳闷,但瞅见李达那模样,不由得对李达的情况产生了兴趣,就开口问:“你这是要干啥呢?”

后来,李达把这事儿给说了,毛主席一听就懂了。他劝慰李达说,啥事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就当时那个情况,国家还真就需要那样的口号。

李达依旧坚守自己的观点,后来毛主席耐心地给他分析,说有的地方虽然地域广阔,但人少,根本种不出多少粮食,而有些地区呢,人多地少,但粮食产量却挺高。

换句话说,人的积极性是可以被调动起来的,不难看出,毛主席的看法相当有深度,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的领袖。

说到李达,这家伙也挺有本事,但就是他的能力吧,有点局限,没有毛主席那种看得远的大局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威猛舒克

威猛舒克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威猛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