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道理都懂,孩子却“油盐不进”?可能因为心还没靠近

麓屿心言 2周前 (04-19) 阅读数 20 #情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听心者慧,懂情者深。

养育孩子,大概是世上最需要智慧与懂得的修行。

01

孩子的心,有时像一本“密码书”

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甚至有点挫败。

为什么孩子会为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瞬间情绪崩溃,哭得惊天动地?

为什么那个平时乖巧的孩子,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用摔门、顶嘴来表达不满?

看着孩子那紧锁的眉头,或者突如其来的眼泪,我们心里常常咯噔一下。

是自己哪里没做好?是孩子太不懂事?还是今天的饭菜不合胃口?

想问,又不知从何问起;想管,又怕方法不对,火上浇油。

话到嘴边又咽下,是吼一顿解气,还是继续耐着性子哄?心里那杆秤,左右摇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就像捧着一本需要密码才能打开的书。

看得越久,越觉得那颗小心灵藏着太多我们读不懂的秘密,心里既着急,又有些无力。

02

“看见”的力量,让紧闭的心门打开

其实,很多“问题行为”,只是孩子在用他们当时唯一会的方式,呼唤被看见。

小区里有个男孩,刚上小学时特别调皮,上课坐不住,经常打扰同学。

老师几次找家长,妈妈也很头疼。

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发现,孩子在阅读和书写上似乎特别吃力,眼神也常常躲闪。

经过耐心观察和沟通,才了解到孩子有轻微的读写障碍,那些“调皮”是他焦虑和逃避困难的表现。

当老师和妈妈开始理解他的挣扎,不再一味指责,而是说“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点难,我们慢慢来”,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后,孩子的课堂行为竟然奇迹般地改善了。

看见了那份不易,理解就悄然而至,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电影《心灵捕手》里,天才少年威尔内心充满防御和愤怒,对谁都竖起心墙。

心理学教授尚恩没有急于分析或说教,而是通过一次次真诚的倾听和共情,特别是那句反复说的“这不是你的错”,真正“看见”了威尔童年创伤带来的痛苦和自我否定。

正是这份深刻的看见与确认,最终融化了威尔内心的坚冰,让他有勇气面对过去,拥抱未来。

家是港湾,而父母那份不带评判的看见与确认,是孩子心灵得以疗愈、扬帆起航时最坚实的锚。

心若是被懂得,再硬的壳也能渐渐软化。

03

三把“钥匙”,打开孩子心门的路

想读懂孩子这本“密码书”,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三把“钥匙”:

1. 暂停评判,学做“好奇的侦探”

当孩子出现让我们不解或不快的行为时,先给自己按个“暂停键”。

别急着下定论:“你就是故意的!”或者“你太不听话了!” 试着切换到“侦探模式”,带着好奇心去想:“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他现在是什么感觉?”“他是不是想告诉我什么,但不知道怎么说?”

这种好奇,不是质问,而是一种开放的、想要理解的姿态。

它能帮我们避免被第一情绪冲昏头脑,为看见真相留出空间。

看见,往往从这份温柔的好奇开始。

2. 回应感受,而非仅仅是行为

学着用简单的话,尝试说出你“猜”到的孩子的情绪。

比如,“你看起来有点难过。”“玩具被抢走了,你很生气,对不对?”“要上台表演,你好像有点紧张。” 这就像一面镜子,帮孩子识别并确认自己的内在感觉。

关键在于,我们回应的是他的感受,而不是直接评判他的行为。

记住,确认感受不等于纵容行为。

“我知道你很想继续玩(确认感受),但现在确实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明确规则)。”

情绪被温柔地“接住”并命名,就像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出口,通常能更快地平复下来。

3. 放下“正确答案”,倾听有时更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滔滔不绝的道理,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仅仅是我们的耳朵和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放下我们想“教育”他、想“纠正”他的冲动。

当孩子抱怨、倾诉时,试着少说“你应该…”,多用“嗯”、“哦”、“听起来……”来回应,传递“我在这里,我在听,我关心你的感受”的信号。

心与心的连接,往往就发生在这样安静专注的倾听里。

心近了,那些道理和建议,或许才更容易被听进去。

先好奇探寻,再温柔确认,后耐心倾听,理解的桥梁,就在这一次次尝试中慢慢搭建起来。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其实,养育孩子,又何尝不是有时努力想读懂孩子,有时,也允许自己暂时读不懂,并接纳这份“不懂”。

“看见”与“确认”,并非要求我们成为时刻在线的“读心专家”,更不是苛求我们永远保持完美的耐心和共情。

我们也是凡人父母,会疲惫,会烦躁,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但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去尝试,愿意在那些可以努力的时刻,多一份好奇,少一分评判;多一份倾听,少一分说教。

也许,最好的养育,不是我们给了孩子多少物质,教会了多少技能,而是我们是否常常能让孩子感觉到:

“在这个家里,我的喜怒哀乐是被看见的,我的感受是被尊重的,我是被深深懂得和爱着的。”

这份来自心底的确认与笃定,或许,就是孩子未来行走世界时,内心最温暖的光,最坚硬的底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麓屿心言

麓屿心言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沟通与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