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字跌停!前有东方集团,后有东方通,财务造假屡见不鲜

浩然商业 4天前 阅读数 0 #财经

因涉嫌财务造假,东方通(300379)再次跌停,造假立案公告后第一天就一字跌停,今日再次一字跌停。前面东方集团造假退市的事件,刚刚尘埃落定,这边东方通就紧随其后,财务造假在A股屡见不鲜,股民有苦难言。对于此类财务造假的公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避开财务暴雷,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回顾东方集团的崩塌退市之路

东方集团​曾是黑龙江首家民营上市公司,业务涵盖现代农业、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然而,2025年3月,证监会一纸《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开了其长达四年的财务造假黑幕。2020-2023年虚增营收161.3亿元,虚增成本160.73亿元,几乎“左手倒右手”式粉饰业绩。通过虚构农产品贸易链(如大豆、玉米采购-加工-销售闭环),利用关联企业空转资金,制造虚假繁荣。最终因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触发交易类退市条款,2025年4月15日停牌,上交所将于15日内决定是否摘牌。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4月14日),东方集团股价跌至0.36元,市值仅剩13.17亿元,较巅峰时期蒸发超90%。更诡异的是,停牌前一日成交量暴增,疑似“神秘资金”末日抢筹,引发市场对退市整理期博弈的猜测。

信创龙头东方通财务造假再添新例

作为国内中间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信创龙头”,​​东方通​​的暴雷同样令人震惊。2025年4月14日,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股价当日20%跌停,封单超184万手。2024年4月因收入确认违规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整改,2022年虚增临沂临港项目收入,2023年审计机构被出具警示函。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32-5.37亿元,商誉减值计提高达3.5-4.2亿元。截至4月16日,东方通股价跌至9.59元,市值缩水至53.5亿元,较2023年高点跌去近70%。投资者索赔通道已开启,若查实重大违法退市,或成创业板“退市新规”下首个案例。

为何财务造假屡禁不止?

从东方集团到东方通,造假手段虽各有不同,但核心逻辑高度相似。

虚构贸易循环​​:通过上下游关联企业伪造采购、销售合同,虚增收入和利润(如东方集团的农产品贸易链)。

​​关联交易操纵​​:利用控股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进行利益输送,掩盖亏损(如ST锦港与东方集团的关联交易造假)。

​​审计合谋失职​​:长期聘用同一家审计机构(如东方集团审计机构大华所14年未换),审计意见“漂白”问题财报。

​​政策套利驱动​​:为满足融资需求、维持股价或规避退市,铤而走险造假(如东方集团为融资性贸易虚增营收)。

股民应该如何避开此类公司

对于财务指标异常的上市公司要心生警惕。营收与现金流严重背离(如东方集团2023年营收增长但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毛利率显著偏离行业均值(如杭钢股份钢材毛利率跌破5%,远低于行业8%);留意公司是否被立案调查、收到问询函或监管函(如东方通2024年因收入确认问题被责令整改)。避免重仓单一股票,尤其是市值小、股权集中的公司(如东方通股东户数超6万,筹码分散)。如股票趋势明显的走坏掉,且业绩明显很差的,且经常出问题的上市公司都应该规避。

A股“退市常态化”时代来临

2025年全面注册制下,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空前。交易类(股价、成交量)、财务类(净利润、营收)、规范类(信息披露)退市指标全覆盖。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三管齐下”(如东方集团实控人或面临10年有期徒刑)。集体诉讼、先行赔付等制度逐步落地(如东方通索赔窗口已开启)。

东方集团与东方通的暴雷,绝非个案。在A股退市常态化的背景下,投资者需从“炒概念”“追涨杀跌”转向“价值投资”“长期深耕”。记住:​​K线会说话,财报即真相​​。唯有敬畏市场、敬畏规则,才能在风雨中守住财富底线。财经浩然,持续更新热点和板块股票信息,大家点赞、关注、 收藏起来吧!希望每一篇文章对你都有所帮助! 注意所涉及的股票不做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浩然商业

浩然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