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一加电 | 超充充电场景下,充电运营平台设计与研析

新能源搬砖工 5个月前 (11-11) 阅读数 1 #推荐

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意见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及补贴方案,政策优势明显,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广东、上海、常州、北京、重庆等各地出台的补贴政策等等。

在市场方面,特斯拉、保时捷、吉利、极狐等主流车企纷纷布局,超充车型产能、保有量将大幅提升。此外,广州“超充之都”计划、海南“超充之岛”计划等,超充城市的示范作用将推动其他省市地区加快超充站的规划与落地。

在此背景下,未来用户对充电的诉求是什么?

元旅控股集团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方便,另一个是快捷,未来充电站应该是一个类加油站的模式。

随着先行城市运营模式逐渐成熟、超充车辆产能提升、保有量增加,超充网络将快速扩张,如何优化超充站提升用户体验,运营平台面临对软硬件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云平台需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更精细化、更全面的统筹管理能力,边端需具有更强的本地计算、实时费率计算、本地控制及对接能力。

超充运营管理,面临挑战超充市场在爆发式增长,随着超充网络的扩张,面临的挑战也日渐显现。

1、无统一标准:超充运营企业,为满足全国超充车主的充电需求,会选择与各地的桩企合作,以求快速且低成本地扩建超充网络。但这也导致各超充桩品牌标准不一,影响统一纳管及数据采集。

2、用户体验差:充电行业占位严重,进行人为干预有可能会引起纠纷导致客户流失,同时也会加剧人力管理成本。超充充电流程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易受弱网或断网影响无法鉴权,用户插枪启动充电失败,导致用户充电体验差等问题。

3、过充难解决:超充具有充电快的优势,但在运营过程中也衍生不少问题。如:充电计费,目前充电平台多是云端或桩端计费的方式,来回信息传输的时间,容易产生费用过充,影响客户充电体验。过充除了费用问题,主管部门要求车辆充电时SOC值上限阈值为95%。但超充充电快,受弱网或断网影响,极易产生超出阈值的过充问题,甚至出现充满电后长时间插枪静置情况,安全隐患直线上升。

4、设备直联难:超充网络在全国布局市场时,需响应各地政府要求直连地方平台以接受监管或获取补贴,或按地方场站合作方要求直连其指定的运营平台、第三方运营平台。但部分站点设备不具备该能力,限制了市场拓展。

针对上诉超充充电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元旅控股集团结合在新能源充电运营领域深耕多年所沉淀的经验和实践成果,提出了适用于超充运营场景的新一代云边协同架构,并基于此打造了元一加电新能源加电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

元一加电与智能化充电桩的“云边协同”,可有效解决当前超充运营管理所存在的难题,如车辆占位、超充过充、互联互通对接、超充快充运营模式同质化严重等。

1、快速鉴权解决启动问题:通过将VIN账户、用户钱包、费率计算规则等存储至桩端IOT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充电鉴权工作下沉到充电桩端,即由桩识别车辆并自动启动充电和完成结算,降低充电过程对手机及网络的依赖,既缩短了充电启动等待时间,也能解决启动失败、订单不上报等问题。

2、安全监测解决过充问题:云边协同架构下的边端产品具备6大充电安全智能监控功能,可实现控制逻辑下沉在本地实现实时管控,加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在SOC达到阈值上限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过充,让充电更无忧,更安心,更省心。

3、秒级计费解决过充损失:在云边协同架构下,基于计费策略下沉到本地,以及桩端秒级的费率实时计算能力,可以帮助运营商将过充时间缩短到5秒以内,有效解决用户消费透支问题或余额无法用尽的体验问题,降低过充导致的运营损失。

4、占位管理系统解决车辆占位:基于云边协同架构,可通过IOT边缘计算网关对接整合场站智能地锁、智能视频监控等设备,对车辆进行智能化识别并只面向充电车辆自动落锁,解决非充电车辆占位问题,提高设备的翻台率,提高收益。对于车辆满电后占位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的精细化占位收费能力,以收费模式来促进车主满电及时驶离。

随着超充充电场景的发展,超充场站未来将成为非常庞大且稳定的精准客户消费场所,对于运营管理的需求也将日渐增加。元一加电基于“云边协同”架构打造超充生态智慧运营平台,将继续为超充站赋能增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能源搬砖工

新能源搬砖工

新能源,官厅源,源源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