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倒大霉,访印又遇事,莫迪下令对巴铁断水,中美这回立场一致
“扫把星”,这个名号估计要和万斯彻底绑定在一起了!
前脚访问乌克兰,当天基辅就挨了几枚导弹;后脚访问教皇,结果第二天教皇就去世了。
如今更是刚和莫迪签完“反恐协议”,印度立马就出事!
这个扫把星究竟有多倒霉?印度这一次又出了啥大事?
一、倒霉的印度
本周,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
4名枪手绕过了号称“史上最严防御”的克什米尔驻军,直接从度假村里蹿了出来,手持AK,对着游客们疯狂扫射。
可以说,这群游客无疑是倒了大霉的,本来高高兴兴在外旅游,结果突遭如此横祸。
根据统计,当天一共有26人死亡,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印度媒体直言——子弹就像是冰雹砸西瓜一样,密密麻麻,令人毛骨悚然。
而十分讽刺的是,就在袭击爆发的前一天,万斯才刚刚与莫迪达成新一轮的反恐协议。
美国表示要给印度提供大量援助,吹嘘会将他们打造成全球最安全的国家。
结果这万斯的专机才刚走,美国人许下的诺言连一点影子都还没有呢,这恐怖袭击不就来了?
直接让万斯彻底尴尬住了——这下可好,扫把星的称号估计是一辈子也摘不掉了。
印度的网民们甚至都吐槽,以后万斯要出访还是提前把自己的行程公布吧!到时候我们好买保险!
当然,万斯的倒霉体质只是件小事,关键还要看这次恐怖袭击的影响——莫迪对此很愤怒。
二、紧张的印巴关系
一直以来,印巴之间关于领土的争议就不断,特别是在克什米尔这个地方,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声称这是自己的土地,也因此爆发了不少冲突。
虽说停火协议签订了不少,可最终一个起效的都没有,双方在此仍然是一年一冲突,几年一次大冲突,打得不可开交。
而这一次找上门来的恐怖组织叫做克什米尔抵抗阵线,也可以叫“TRF”。
本身的归属不明,但从他们追求的结果来看,应该是站在巴基斯坦那一边的——他们要求克什米尔并入巴的领土内。
毫无疑问,这个恐怖组织的行为已经触怒了莫迪,而连带着,他的怒火也烧到了巴基斯坦的身上——
虽说这个组织与巴无关,但既然你是最终的受益者,那肯定也洗脱不掉责任。
总之,印度就是如此蛮横地将“TRF”与巴基斯坦划了等号,并随之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
第一个,印度会立刻切断克什米尔下游地区(巴控克什米尔)的供水,算是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地区的水源问题。
第二个,印度如今正在大规模遣返境内的巴基斯坦公民,一旦你持有的是免签护照,那么在48小时内必须离开。
而即使你持有公务签、工作签等等,其实也逃不了这一次大遣返。
24日,印度的制裁再度升级,只要是持有护照的巴基斯坦国籍人员都必须在72小时内离开印度,可以说,这一次的打击范围是很大的。
第三个,印度关闭了两国交流的重要口岸,并且遣返了不少巴基斯坦官员。
零零总总的看下来,经济政治外交一个没跑,印巴接下来的关系极有可能迅速恶化,至少过去较为宽松的氛围是不会再有了。
比较有可能的是,接下来的两国将会取消民间和官方的各种交流,在经济上也会断绝往来,至于会不会开战?这就不好说了。
从印度一方的消息来看,25日,也就是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的第三天,印巴军方出现了小规模、间歇性的交火,情况如何目前暂未有消息传来。
只是从上述的消息来看,我们不得不说一股风雨欲来的味道,印巴之间,或许这次很难和平收手了。
三、巴方的反击
就目前来说,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做法很不满——本身这个组织和我又没有关系,这不就等于是无妄之灾。
作为回应,他们也算是以牙还牙。
就停水事宜,他们表示将会把此事诉诸国际社会,以此来寻求公平裁判。
而在人员上也同样如此,只要是持有护照的印度籍人士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离开,包括一众被遣返的政府人员等等。
可以说,印巴这一次的交锋极有可能会打出真火,如今印度是有些不管不顾了,一定要严惩巴基斯坦。
而巴基斯坦则是表示不背黑锅,一定要印度政府拿出证据来。
最后,或许还是需要国际社会出马——就调停印巴冲突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已经发挥了不少次作用了。
目前来说,中美很罕见地站在了同一立场上。
美国不用多说,他们本来就与印度达成了反恐的协议,如今“TRF”公然触霉头,估计是要被美国拿来开刀了。
而我们面对着恐怖活动也同样是零容忍,中方在向遇难者表示哀悼的同时,也呼吁全球重视、加大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力度。
至少,在针对这个恐怖组织上,大家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至于印巴之间则有所不同了,美国是旗帜鲜明地支持莫迪政府,有可能后续会对巴基斯坦进行施压。
而我国在目前证据不明显,结论未定的情况则是选择保持中立,并且主张调解印巴之间的冲突,希望大家能维持和平,不轻易爆发冲突。
谈判,永远是比开火更好的方式。
事实上,印度方如今的做法也的确欠妥,在缺乏关键证据的情况下却让其他国家背黑锅?
甚至上来就开始施加压力,这着实不是什么好的做法,甚至带有一丝“将计就计”的阴谋在。
印巴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如此,唯有印度正视到自己的错误,放下这种偏见,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克什米尔问题才会有解决的曙光。
否则,这个困扰了两国大半个世纪的问题,或许会继续僵持下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