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碰这6个带娃雷区!儿科医生提醒:3岁前这么护理=伤害宝宝
嗨,你好,我是糖爸,一位新晋奶爸,每天分享育儿心得,一起陪宝宝成长。
昨天刷视频,看到一位奶奶用白酒给孙子擦退烧,结果导致孩子皮肤过敏送进急诊。
老一辈的育儿智慧很有用很珍贵,但是有些“老经验"不一定适合每个宝宝,明显陈旧不妥当的方式,应该用更好的做法去替代。
今天这6条底线,不是否定长辈的付出,而是让两代人的爱都走在安全的路上。
“摇一摇就睡了!”相信很多爷爷奶奶当初都是这样哄娃睡的。
宝宝在奶奶的怀里,通过小幅度的摇晃,确实能够感觉到舒适和安全。但有些奶奶或者爷爷,力气比较大,摇晃幅度大,这样会容易对宝宝造成伤害。
婴儿大脑组织含水量高达80%,幼儿大脑就如豆腐一样,剧烈摇晃轻则吐奶频繁,重则导致脑部毛细血管破裂。
糖爸建议:哄睡时轻拍后背或哼摇篮曲,摇晃幅度不要超过5厘米,大约半个手机长度就可以了。如果实在哄不住,宁愿让娃哭10分钟,或者换别的姿势先哄一下,也避免用用大幅度或者剧烈摇晃来把宝宝“摇晕”。
2. 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阳光浴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婴幼儿建议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也发现,坚持户外活动的孩子,呼吸道感染率降低27%,近视发生率也减少33%。
宝宝缺乏户外阳光和事物的接触,免疫力就会跟不上。
回想下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经常玩泥巴、捡鸡粪,身体也是棒棒的。
糖爸建议:除非极端天气,每天上午9-10点、下午4-5点带宝宝出门去玩。不要怕弄脏衣服,让孩子光脚踩草地、摸树干、追光影。
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补充剂,新鲜空气是天然的免疫力训练场。
3. 不要让宝宝过度保暖一到降温,糖糖就要被奶奶裹了厚厚几层衣服。但是江苏疾控中心做过实验:穿太多的婴儿,体温每升高1℃,水分流失速度加快15%。我们理解爷爷奶奶担心,怕宝宝冷感冒了。
但是宝宝是比成人要更怕热一点,适当的“凉”还可以培养宝宝的抵抗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糖爸建议:可以遵循“比大人少一件"原则。可以摸摸后脖颈来判断冷热,温暖干燥是最合适的。冬天睡觉也别盖太重的被子,太重的被子宝宝不舒服,翻身也不容易,夜里就容易醒。
4. 不要太早把屎把尿我们现在和以往不同,现在有尿不湿,宝宝可以用更舒服、更安全的方式拉粑粑。
爷爷奶奶过早给宝宝把屎把尿,会让娃的括约肌发育滞后。
北京儿童医院数据显示:2岁前强制如厕训练的孩子,30%会出现便秘或尿频。
糖爸建议:18个月前都可以用尿不湿,2岁后再训练使用小马桶。平时发现孩子突然安静、脸红或摸裤裆,就是最佳训练信号。自主如厕不是比赛,爷爷奶奶大可不用着急。
5. 发烧千万别盲目捂汗首都儿科研究所提醒,体温每升高1℃,孩子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而盲目捂汗可能诱发宝宝的高热惊厥。
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有给大家科普过。
糖爸建议:38.5℃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颈部、腋窝。超过38.5℃及时用退烧药,千万别信偏方,耽误了病情还容易导致肺炎发生。
6. 不要怕宝宝摔就不爬有些爷爷奶奶怕地上脏、地板凉,不愿意让宝宝长时间在地上爬,更不愿看到宝宝摔倒。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现:跳过爬行直接走路的幼儿,30%会存在感统失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感差。
我相信不少宝宝没有学会爬,就学会了走路,长大了也没有什么问题。确实感统失调问题只存在30%可能性,大部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既然我们能够做得更好,让宝宝用更合适的方式成长,不是更好吗?
糖爸建议:在9个月开始,每天保证宝宝1小时训练爬行的时间。可以在地上铺拼接垫,用会动的玩具做引导。宝宝衣服脏了我们可以洗,但是宝宝发育滞后了就很难再补回来了。
无论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两代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孩子平安长大,只是现在有了更科学的路径。
下次再遇到育儿分歧,不妨把这篇转给家人:有些底线,真的碰不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