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的归宿:谁不想当教研员?

Jack带你考教师 5天前 阅读数 49 #教育

一线教师教了几年书后,总会冒出个念头:接下来该干啥?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教研员这个岗位。说实话,这条路确实挺吸引人。教研员不像老师天天站在讲台上对着几十个学生喊破嗓子,而是站在幕后,干点更有“技术含量”的事儿。他们是教育局或者教师发展中心的人,专门研究教学、指导老师,还管点事儿,把上面的政策和下面的课堂连起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厉害?对很多老师来说,这简直就是职业生涯的“升级版”。

教研员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真不轻松。他们不用面对学生,但得跟各学校的老师打交道。比如,他们得研究课程和教材,告诉学校这些东西怎么教才靠谱;还得跑去听课,看看老师教得怎么样,有啥问题就提意见,甚至组织个示范课让大家学学。他们还得琢磨怎么改教学方式,搞点课题研究啥的。不仅如此,教研员还得帮老师们提升自己,开讲座、办工作坊,甚至给骨干教师开小灶。哦对了,他们还得盯着教学质量,看看课堂、作业、成绩咋样,用数据说话,给学校提建议。还有个重要活儿,就是把教育政策讲明白,盯着学校别跑偏,顺便把教学资源收拾收拾,比如弄点课件给大家用。忙起来真不比当老师轻松,还得经常出差培训,工作地点都不固定。

想当教研员,可不是谁都能行。大部分地方要求你本科毕业,有一级教师职称,教过至少三年书,最近五年成绩得亮眼,还得拿过县级以上的奖。厉害点的地方甚至要研究生学历,或者博士学位,还得有高级职称,年纪也不能太大。不过也有地方门槛低点,连教学经验都不硬性要求。反正现在学历这块儿越来越看重。除了这些硬杠杠,你还得会搞研究,最好发过论文,写过课题啥的。关键是得眼尖,看到教学问题能马上给出主意,尤其在新东西上得有点料。

那为啥一线老师都盯着教研员这岗位呢?首先,干这个能往上走。你能掺和教育的大事儿,研究的玩意儿能影响整个行业,比天天教书有“高度”。再说了,从讲台跳到幕后,工作变成了研究政策、培训老师,适合那些想看大局又不想老面对学生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教研员一般是事业编,稳定得很,福利也不错。对想在教育圈混出名堂的老师来说,这岗位比一线教书有奔头多了。不过,别以为当了教研员就全是美事儿,压力大、活儿多也是常有的事儿。想转行,得早点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总的来说,教研员是条不错的路,空间大、保障好,尤其是对那些教腻了书还想干点大事儿的老师来说,简直是条“黄金通道”。但凡事都有两面,转行前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兴趣和能耐,别一头扎进去才发现不合适。你说呢?当老师这么多年,教研员是不是你心里也惦记过的归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Jack带你考教师

Jack带你考教师

只做你想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