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玩砸了?越南认清现实,中越连签45份协议,美官员火速访越

郭嘉聊健康 1天前 阅读数 0 #健康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挥舞“对等关税”的大棒,将越南输美商品税率一举提高至46%。

这原本以为会迫使越南对美国继续示好,但越南的几番关税让步却换来白宫顾问纳瓦罗一句冷嘲热讽“毫无意义”,令河内方面深感挫败。

随着外部压力升级,越南惊觉要想长期稳固经济增长,仅靠示好美国并不足以自保。

就在4月14日,中越双方迅速签署45份合作协议,覆盖半导体、铁路基建等关键领域。

美国国务院官员也紧急飞赴越南,以图挽回局面。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越南“向东看”的选择,让整个东南亚的经济板块再次震动。

一、特朗普关税战如何将越南逼入绝境?

2025年3月,越南率先对美国进口商品试图示好:液化天然气关税从5%降至2%,汽车关税从45%降至32%。

就在河内指望以经济让步换取美国理解之际,特朗普却在4月2日把越南输美商品关税直接拉升到46%,比对华征收的34%还要高出一截。

令越南更尴尬的是,美国白宫顾问纳瓦罗不但毫不领情,还公开嘲讽越南的关税下调“毫无意义”。

几番周旋失败后,越南苦叹“示好不过是空耗”。

更严重的是,越南对美出口占GDP比重达25%,新关税使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有从最初预估的8%降到6.5%的风险,将给越南经济带来重大震荡。

而越南此前好不容易在电子组装、纺织鞋帽和农产品出口中趁中美贸易摩擦尝到了些甜头,如今这点红利被46%的税率瞬间“腰斩”。

从深层次看,美国对越贸易逆差早在2024年就达1100亿美元,而三星为代表的外企出口,支撑起了越南GDP的四分之一。

美国方面扬言要越南“买更多美国产品”,但越南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却多依赖中国进口。

要想满足美国强加的进口责任,越南必须大幅调整供应链,短期内几乎无法实现。

同时,地缘政治博弈也在加剧。

特朗普政府把关税武器化,例如要挟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更强硬。

然而越南领导层长远考虑经济优先,不愿掉入大国冲突的陷阱。

对越南而言,如果继续与美国博弈,前路茫茫;若要寻找新的出路,势必要向其他伙伴伸出橄榄枝。

二、中越45份协议

2025年4月14日,中越在河内一次性签署45份合作协议,堪称两国近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揽子合作文本。

涵盖半导体、新能源、铁路基建、跨境支付、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越南而言,这些协议不只是简单的经贸合作,更像是一把打开产业升级之门的钥匙。

首先是半导体方面,中国承诺协助越南建设12英寸晶圆厂,这将极大帮助越南冲破目前主要停留在封装测试级别的天花板。

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加速的大背景下,越南此举显然是谋求在芯片制造环节上分一杯羹。

而美国一边提出“芯片四方联盟”,却迟迟不肯给越南实质性的技术转移,更让越南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现实价值。

此外共建铁路联通也是重头戏,中国将提供83亿美元的优惠贷款,用于启动云南—海防港的跨境铁路。

该项目不仅能缩短重庆到越南北部海防港的物流时间,也将使越南商品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广阔市场。

据越南国会评估,该跨境铁路一旦完工,高昂的物流成本将显著降低,可为2025年前后越南GDP额外贡献25.4%的增量。

新能源合作同样不可小觑,协议中包括在北部湾海域共建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基地。

有专业评估称,若项目顺利推进,越南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实现翻倍式增长,从根本上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成果背后,中国将越南纳入“新型生产力伙伴关系”试验田,旨在把智能制造、5G通信、数字化农业等技术对接到越南市场。

华为与越南邮电集团合作,已在海防港部署5G智慧港口系统,据称可提高物流效率30%。

而类似的数字农业项目,也将逐步把越南从单纯的农产品出口者转变为区域内的技术应用先行者。

在战略互信层面,中越协议提出建立边境货物“绿色通道”,把口岸通关时间缩短至2小时。

两国明确2024年的贸易额达到2600亿美元,力争2027年突破4000亿美元。

对越南来讲,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互补,将更好地维系其制造业基础,也让越南有底气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施压。

三、美国“救火外交”的困境与局限

就在中越签署协议隔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官员欧尼尔4月16日火速抵达河内,进行48小时的访问。

其核心诉求是向越南重申《美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效期至2030年,并试图用5亿美元半导体产业补贴来换取越南在技术层面上不再向中国“全面敞开大门”。

然而5亿美元对比中方在越南955个项目、数十亿美元的金融支持,显得杯水车薪。

而且欧尼尔还附带要求越南必须进一步限制中国技术准入,这无疑让河内陷入尴尬:答应美国就等于断了中越技术合作的后路,不答应美国又可能引来新的报复性关税。

纵观美国近年来对外投资情况,华盛顿在越南的项目多集中于服务业,制造业领域则投入有限。

对越南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半导体工厂这种烧钱的大项目更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和技术输血,而美国此番口头承诺与真实落地之间的差距依旧惨烈。

美国还要求越南加入所谓“芯片四方联盟”,但核心技术(14nm及以下制程)不见得会真正转让给越南。

这让越南看到了美国短期内无法提供全链条产业扶持的真相,河内高层自然不会轻易“交底”。

在此次“救火外交”中,越南同意与美方讨论木材、农产品等关税优惠,毕竟这些领域对美出口很重要。

但越南却坚决拒绝在半导体、骨干技术供应链方面押注“二选一”。

河内深知,当中美博弈走向更激烈时,越南与其站队得罪一方,不如双边都保持合作,谋取最大利益。

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双向制衡,越南在纺织品、农产品的配额谈判中向美国提出了“更宽松”的要求;同样,与中国的经贸纽带也在强化。

借助这套策略,越南更像是利用大国缝隙“见缝插针”,力求在新一轮供应链洗牌中占据更大主动权。

四、产业链重构的深层影响

半导体已然是全球竞争最热烈的赛道,越南的芯片产能目前只占全球1.2%,但在中越合作加速的背景下,有望在2027年提升至3.5%。

别看数字不高,对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代工巨头来说,却是一个潜在的“野蛮生长”对手。

据消息,中越联合研发的28nm汽车芯片已在比亚迪的供应链中通过验证,或将在2026年开始小批量投产。

这类似的合作正不断撼动东南亚半导体分工格局。

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很可能在半导体封测与组件领域面临更激烈的区域内竞争。

在基建层面,最具看点的便是铁路项目。

中越铁路与“泛亚铁路网”有机衔接后,重庆到越南海防港的运输时间将由原先7天减少至3天。

反观日本主导的南北高铁,尚在规划混沌之中,难以同中越项目的推进速度相媲美。

一旦云南至海防港铁路正式通车,东盟内部的物流走廊也会迎来重大变革。

不仅仅对越南,其周边的老挝、柬埔寨都会因这条干线受益,同时增强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产业协同。

越南与中国大手笔签协议,让柬埔寨和老挝迅速跟进表态支持,毕竟他们也在积极推进跨境基建,希望与中方深度合作。

而新加坡、菲律宾等却对过度依赖中国心存疑虑,唯恐失去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衡。

整合来看,东盟内部的多层次分化将更加明显:部分国家继续深耕与华合作,另一些国家则选择“观望”。

可以肯定的是,在越南强势推进这些项目后,整个东南亚的产业链配置必将焕然一新,区域间贸易壁垒也会逐步被打破。

对于美国而言,越南不再只是缝隙中的“棋子”,而是有了更多谈判底气。

结语

当中越铁路的鸣笛声响起,越南正以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依靠单一大国并非安全之道,只有多边合作才能走得长远。

特朗普的高关税把戏,不仅没能动摇越南经济根基,反倒帮越南更坚决地迈入区域一体化的怀抱。

回望2025年的种种关税施压,或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这正是国际经济新秩序加速成型的催化剂。

从越南的角度看,这次与中国携手,是它融入更广阔合作体系的前奏;对美国而言,若不拿出更实在的长期投入,它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或将逐渐被印刻在历史的背后。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郭嘉聊健康

郭嘉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