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了,真的不打了,特朗普定下时间点,喊话中国尽快结束贸易战
特朗普关税政策遭全球反对,美国内部出现不稳,特朗普喊话中国,要在1个月内达成协议?中方会同意吗?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总统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不想继续对华加税,因为这会终止中美贸易,他还喊话中方在一个月内达成协议,以结束这场贸易战。相对于前几天,特朗普的口风出现了明显变化,16日,他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自己的全球关税政策让美国的收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宣称几乎所有商品都在降价。更早前他还表示关税政策“进展顺利”,可以说充满了“谜之自信”。如今特朗普却公开服软,这很不符合他的“极限施压作风”,不排除有三种因素,一是美国内部的反对声浪。
在金融市场“跌跌不休”、国内物价和通胀指数上涨的背景下,美联储对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和财长贝森特等亲信也呼吁特朗普停止加税,特朗普承担的压力持续增大。而苹果、微软、美光等科技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美股市值半个月蒸发4万多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以说是一场“自残”。二是全球各国的态度,自4月2日以来,欧盟、东盟和许多亚非拉国家相继表态,反对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加拿大等美国盟友公开反制,日本、韩国、欧盟逐步向中国靠近,特朗普如果继续下去,美国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和“孤家寡人”。
三是中国的反制见效,不管是对美加税125%还是限制稀土出口,都击中了美国的痛点,此外中方对波音公司等美企的制裁、对美国农产品的反制,让特朗普的压力更大。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出口转内销举措下,特朗普继续加税意义不大,中国已经做好了与美脱钩的准备,届时伤害最大的只会是美国自己。除此之外,特朗普目前的支持率暴跌14个百分点,约20%的支持者反对其关税政策,12%的人对其就业政策不满,在西方政治中,选民的支持率是政客最大的基本盘。对特朗普的态度,中方给出了回应,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这场贸易战完全是由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中方的意思很明显,美方必须付诸行动,主动结束错误的关税政策,中美才有谈判的可能,而不是在舆论上反复炒作。从行动上看,美方既没有对中国商品降税,又没有主动与中方对接,同时针对中国海运业出台方案,计划在几个月后征收高额的停靠费。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要想在1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并不现实。17号当天,特朗普会见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当面承诺美方将与欧盟达成协议,日前他还亲自会见了日本代表团,叠加对中国的喊话,不难看出特朗普是真的撑不住了,尽快结束这场关税闹剧是主要关切,但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球,在美国一边,具体要看特朗普的实际行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