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明明没有犯错,为什么不给他一条活路

蒲公英全纳教育 1周前 (04-15) 阅读数 14 #教育

一、事件回顾:12秒的枪声,终结一个本可避免的悲剧

2025年4月5日,美国爱达荷州波卡特洛市,17岁的自闭症男孩维克多·佩雷斯因手持一把菜刀,被4名警察在12秒内连开9枪击倒。尽管他因脑瘫和自闭症“几乎无法正常行走”,且家人反复解释其智力仅相当于5岁儿童,警察仍以“威胁公共安全”为由迅速开枪。抢救期间,医生从他体内取出9颗子弹并截肢,但佩雷斯最终因脑死亡被家人放弃治疗。这一事件引发当地民众愤怒,数百人聚集抗议,质问警方:“为何连沟通的机会都不给?”

二、误解与偏见:自闭症≠危险

1.被误读的“持刀行为”

佩雷斯的姑姑安娜称,家人当时正试图夺走他手中的刀,而邻居拍摄的视频显示,他因行动不便多次摔倒,并未追赶他人。警察却未询问现场情况,直接将其视为“醉酒暴力者”。这种误判暴露了执法者对自闭症群体的认知匮乏——

沟通障碍:自闭症患者常因语言表达困难或重复行为被误认为“挑衅”;

感知差异:他们对感官刺激(如警笛、强光)可能产生强烈焦虑,进而引发行为失控。

2.被放大的“暴力标签”

佩雷斯事件并非个例:

2022年,新加坡一名14岁自闭症男孩因父亲禁玩电游而弑父,其行为被归因于长期压抑的家庭矛盾。

2024年,中国18岁阿斯伯格青年小新因情绪失控刺伤爷爷,专家指出其社会认知仅相当于幼儿。

然而,数据表明 自闭症患者暴力犯罪率极低 ,多数案件源于外界对他们的不当对待(如霸凌、高压管教)或支持系统缺失。

三、冷暖自知:当制度缺位遇上认知鸿沟

1.执法系统的“一刀切”困境

美国警察培训中普遍缺乏自闭症应对课程。佩雷斯事件中,警察未尝试缓和局势,直接使用致命武力,反映出危机干预机制对特殊群体的系统性忽视。相比之下,中国部分地区已试点“特殊警务培训”,教导警员识别自闭症特征并采用非暴力沟通。

2.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挤压

家庭压力 :佩雷斯的家人曾努力解释其病情,却未被执法人员听取;小新的父亲因教育方式矛盾陷入“管与不管”的两难;

支持断层 :全球超1%儿童患有自闭症,但多数国家缺乏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就业及监护支持。

四、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佩雷斯的葬礼上,悼念者手持蓝色灯牌沉默而立。这抹蓝色提醒我们:当自闭症孩子手握的不是刀,而是一朵花,社会能否给他一个拥抱而非子弹?

改变始于认知,成于行动。唯有打破偏见、完善制度,才能让“星星的孩子”在法治与温情的星空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活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蒲公英全纳教育

蒲公英全纳教育

分享特殊教育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