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6000字成交宝典,吊打全网,助你私域销售猛10倍!

飘哥说私域 2年前 (2023-01-09) 阅读数 6 #财经

现在很多人都害怕网络社交,其实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扛高压能力的历练。

就拿飘哥来说,2014年做微商卖大闸蟹起家,卖个破螃蟹都卖了好几千万,在这之后任何微信上的实物产品啦、虚拟服务等等,如今在我眼里都是小儿科。相当于穿着高级装备,去新手村打小怪,是不是等于虐菜?

今天,就教你们一些“成交之术”~

飘老师原创,全网首发,抄袭必究!‍

1,顾客当你面提同行很牛?

在微信销售时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比如顾客向你咨询时无意提到同行,问你xxxx听说过吗?

很多人一提到同行就左右为难,尤其提到比自己牛的同行,你刻意避而不谈,说没听说过,就显得你孤陋寡闻,在这个圈子经验少,不够专业。而你正面去向顾客聊同行,你是说同行好还是不好呢?

比如你也是做培训的,别人问你:“你听说过飘老师吗?”

这时你要怎么回?飘老师的课不行了?飘老师的课没有我的好?

扪心自问,你这样说,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好感和加分吗?

所以,提及同行尤其比自己牛的同行,最机智的态度是:不贬低攻击同行,也不要承认自己比同行差,而是借同行给自己“沾光”!

参考回复话术:

“哈哈,每次一提起xxx,都有人拿我和他比,可能这个圈子太小了吧,被记住的人没几个~”

这样,你不仅语气上丝毫不逊于对方,反而以调侃的方式告诉别人:好多人都拿我和他比!(暗示自己和他一样有名,自己不输给他)

别人真的会关心究竟有多少人拿你和他比吗?并不会。但他们的概念里,你已经和这个同行一样厉害了!

这时对方名气再大、再牛,你也不输任何面子。既不得罪别人,也不输给对方,一举两得!

2,顾客和你讨价还价?

顾客和你讨价还价、甚至僵持不下时,不必非要在价格价值问题上做太多较劲,可以尝试用“东西”做交换!

打个比方,很多人都喜欢给顾客适当的“优惠”来回馈顾客,顾客买了200元东西,我给他发个20元红包;老顾客来下单,我给他优惠20元。

可你直接转给顾客20元就只值20元,20元能干吗?也就一杯奶茶钱,一盒快餐钱,意义微弱。但如果,你用20元去买成东西送给顾客呢?

你去某宝,20元可以买到:

飘柔洗发水200ml一瓶(9.9元)+家用抽纸10包(3.9元)+家用垃圾袋300只(2.99元)+口罩50只(4.9元)

以上商品均可去某宝自行搜索,领券后都是很普遍的价格!

所以啊,与其转给顾客20元,我不如花20元去某宝替顾客买一堆东西寄给他,操作起来也方便得很,我只需拍好商品填写顾客的收货地址,让商家直接给顾客发货就行了!

于是,同样是回馈顾客,你发顾客20元红包:

“张姐,您是第二次下单了,我给您优惠20元~”

而我用20元给顾客买东西:

“张姐,您是第二次下单了,我特意给您买了一些生活日用品一起寄给您(有飘柔洗发水1瓶,家用抽纸10包,家用垃圾袋300只,口罩50只),一点心意哈~”

这样一比,区区20元红包和下面的一堆东西,哪一个更丰厚?哪一个更让张姐开心?必然是后者!

so,有了这个思路,这一招用到顾客讨价还价上就非常有用了!顾客要求你这一单便宜100元,你做不到,你的心里预算是最多只能便宜20元,那么你就用“送东西”去交换。

我便宜不了你100元,但是我可以送你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有洗发水、家用纸巾、垃圾袋、口罩...顾客必然被琳琅满目的一堆商品砸得窃喜不已,内心OS是:既然价钱上僵持不下,那么收一堆东西不亏!于是愉快成交。

而你,其实就是花了20元,去某宝买了一堆商品给他而已!

3,顾客拒绝购买产品?

你向顾客推荐一款产品,顾客明确说不需要!这时还有挽回的余地吗?你可以试试,说:

“我一个宝妈没什么收入,也挺不容易,真心希望您可以给我10分钟好好沟通一下,不论您买不买产品,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给你寄几双我自己手工缝的鞋子、袜子、手套好不好?”

通常对方一听后态度立马柔和很多,一番耐心沟通下来,购买率也大大提高,而且连你送的东西也不会要你!

请记住,你和顾客单纯只聊交易,他所有的考虑点全在产品、品质、价格、性价比等利益问题上。但你引导顾客往道德、感恩、面子、同情等方面思考问题时,价格及利益回报不再成为主要因素,甚至如果使用金钱,对方觉得是在侮辱他。

我之前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我让我的微信好友们转发我的微信二维码帮我推广,推广一次每人给10块钱,结果一个人都不肯。

而我换了个方式,说:“请大家免费帮个忙,转发我的微信二维码推广一次,就当是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认可!”结果20个好友中有1/3都表示乐于帮忙!

为什么对于我的好友们来说,免费帮助比推广一次给10块钱更有吸引力?因为如果提到报酬,这就是一笔交易,大家认为帮你推广一次给10块钱太少,无法吸引到他们。

而提到对我的认可、支持、感恩...这时金钱和利益因素都成了次要的,甚至刻意提钱的话,大家反而还觉得脸红,一个个都愿意“免费”帮助我!

而我给予他们的酬谢仅仅是一句“下次来苏州我请客~”你说他们真的会特意来苏州要我请吃一顿饭吗?无非是客套一下罢了。

所以啊,顾客会很容易拒绝一次交易,却很难拒绝一种“情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正义感”,都想做一个好人,当一次英雄。

你说你想卖产品给顾客,顾客可以冰冷拒绝你。但你说自己是宝妈,收入微薄,对方还忍心冰冷拒绝你吗?

再比如:

你之前帮过顾客;(感恩)

你是学生,没有收入;(道德)

你创业失败,目前负债;(同情)

你一直很欣赏顾客,对他佩服有加;(面子)

提及这些因素的同时,主动再给一些对方压根不会要的“小礼物”作为补偿,比如自己亲手做的鞋,自己手工缝的手套、袜子...你说顾客真的会要吗?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方东西也不会要你,产品也买了,即使不是特别需要!

4,顾客只是随便问问?

微信上销售不比现实里,我们没法和顾客面对面的沟通,看不到顾客的神情举止,所以对顾客的购买意向很难拿捏。

这时可以通过对方的提问来判断,如果对方只是问你一些肤浅的问题,那八成是随便问问的。如果对方问的很深入,尤其问到产品售后的问题,发什么快递?产品可以保存多久?那说明这个人是很有意向想买了。

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今天你去逛街买衣服,如果你真看上了哪件衣服,你会怎么问?你会问:“这件衣服有xx码的吗?能试一下吗?”而如果你只是随便问问呢?你会问:这衣服多少钱!

而有经验的卖家,只要她一听到你提肤浅的问题,她都会引导你去思考更深入性的问题。

顾客问你产品多少钱,你不但要告诉他多少钱,还要反问他一句:后面给你发快递的话,德邦快递你那边能到吗?

顾客问你产品怎么代理,你不但要告诉他代理政策,还要反问他一句:平时在家带娃吗?时间固定吗?

做这些事,并不是意味着你只要问了对方就会当场付钱买,而是试探对方的真实购买意向是否强烈!

如果是随口问问的人,当你告知他价格后就代表你俩的对话结束了,你问他的深入问题他都不会回复你,或是随便回几个字敷衍。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真的想买产品,也就懒得去思考更深入的问题。

这种好友就直接暂时性放弃,不要做过多纠缠。你越急着想成交他,越显得你廉价!

而如果你问了更深入性问题后,对方很乐于和你交流,详细的回复你,甚至接着又问你问题,这样的顾客就说明他确实有购买产品的意向!这时你把“优惠”、“送赠品”、“涨价”等小伎俩用上,都会很有效果。

如果顾客当场还是没买,那么接下来几天坚持去点赞评论对方朋友圈,让自己每天都活跃出现在对方的视线中,几天内必有所收获!

5,不好意思催顾客付款?

顾客咨询产品后,表示过几天来买,或是发了工资后来买,但是到了指定时间却迟迟未按约定来买,这时是不是很想去催一下?但不知怎么开口。

这时就要用到“说反话”的技巧!

打个比方,我不好意思直接去问一个女孩有没有男朋友,但我会故意说:可惜你结婚了,可惜你有男朋友了!

这时如果女孩是单身,换做你,是不是会忍不住回答:我没有结婚啊,怎么这么说?

说反话的原理就是让人都想订正别人对自己的曲解!

现在微信销售也是一样,你不好意思去问顾客你还买不买?你可以故意说:可惜您没买,可惜您不要了!

“张姐,可惜这次您没买,但产品涨价了,下一次买不是这个价了,我跟您说一下以免之后有误会,其他没啥事哈~”

“张姐,您那两盒产品我先让给别人了,可惜您不要了,以后这个价格买不到了,我跟您说一下以免有误会,打扰了哈~”

对方往往会很诧异的回复你说:“我没有说不要呀!”、“现在还能买吗?”逼单、催单效果不就出来了嘛!

6,赠品不只能送,也能“卖”!

经常有人问我,公司发了一批免费的赠品或试用装,想送给微信上的好友免费体验,但苦于送不出去!

我就好奇,怎么连送都送不出去呢?

其实送给别人的永远是不珍惜的,“卖”给别人的才珍贵!

比如,我现在准备卖收费课程给你,定价9999(打个比方),卖给你,你肯定会犹豫不决。

而我接下来跟你说:这个收费课程一共有90套课程,你可以先免费学习前面30套课,学完后感觉还行,你再付9999元!

是不是一下降低了你的风险,你就乐于接受多了?

但其实,我的课程本身就只包含60套课程,前面免费学习的30套课本身就是白送的。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你直接买9999的课程,而是让你先去认真的体验我免费送给你的30套课!

因为先有体验,才有购买。如果别人连体验都懒得体验、或是体验的很敷衍,又何来购买呢?

但我直接说送给你的你永远不会珍惜,甚至看都不会看,只有说这是“卖”给你的先不收钱让你学,你会觉得:这30套课是收费9999课程的其中一部分,你就无比重视了!

你们做其他销售也是一样,平时有免费的赠品、小样、试用装,不必真的告诉顾客是免费送的,而是说:我有一套价格xxx元的产品,我先寄一盒给你,你先免费用着,感觉效果不错你再付钱买全套!

其实免费给他的本身就是赠品,但你不能说“送”,你一说送的,这个赠品就瞬间分文不值了!别人一听免费赠品的反应往往是推脱、连要都不要,即便硬塞给他也是扔在家里,连快递都懒得拆开。

而这是一套价格888元的产品,先寄一盒给你,这时这个赠品就代表着:888元的产品让你先免费用!

大家还会送他都不要吗?纷纷来找你抢都来不及!

7,顾客说别人卖的比你便宜?

顾客说你产品贵,这时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你家产品明明不贵而顾客硬要说贵,这时可以让顾客把哪家价格更便宜的截图或链接发过来,自然顾客没话说了。

如果顾客确实发过来一个链接,价格上也确实便宜,这时候就要仔细比对规格、数量、日期上的一些差别。

比如:

“他们家50元的是2L的,而我家60元是3L,划下来是我家便宜哈~”

“他家50元不包邮,而我家55元是包邮的,其实我家更便宜~”

因为顾客都是外行,看价格也不会仔细到每一处细节,往往只是粗略看一眼数字来做结论,而我们明知自己产品卖得不贵的情况下就要勇于和顾客“对峙”,你说别家卖的便宜,你把别家的截图或链接发过来!

这时候用事实说话,你帮顾客找出价格细节上的“猫腻”,自然对方心服口服!

而好多人只会和顾客进行口头上的争论,顾客说别家便宜、别家才卖xx元,你在没看到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和顾客唇枪舌战,可这个别家的xx元究竟是怎么卖的,甚至顾客嘴里这个所谓“别家”是不是真实存在你都不知道,光嘴上急着争论,你争一下午也争不出结果嘛!

而如果你明知自家产品确实卖的不便宜,这时就不要和别家比,而是从自己的产品中找出一款出来做对比!

举例,我是一个卖咖啡的,我家一杯拿铁是41元,是不是感觉挺贵?

OK我再告诉你,我家一瓶矿泉水都要20元!

但其实,这个矿泉水就是一个摆设,而且哪怕没人买也要摆着,就是为了当你认为咖啡贵的时候让你觉得:水都这么贵,咖啡卖41不是很便宜?

所以记住,自家产品便宜时,找别家比!自家产品贵时,和自己比!

8,顾客故意不回你信息?

有时候给顾客发一些信息,比如问他考虑好买产品了没?

顾客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你或者怕被你成交,因而假装没看到信息,索性不回复你。

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先等2个小时以上,如果对方一直没回你信息,那应该是确定不想回复你了。这时候可以去他朋友圈,随便找一条日常生活的朋友圈去评论,问一个让他安耐不住会回复你的问题!

比如:

你家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吧?学费多少钱一年?

你老公开的车是奔驰吗?

你每天不用上班吗?真羡慕~

问一些满足对方虚荣心或炫富心理的问题,一般回复率都很高!

而一旦对方回复你评论,你就马上去发他私信,问:“亲爱的,刚刚发你的私信看到没?”因为这时候对方前脚刚刚在朋友圈回复过你,表明他人是正在看手机的,所以这时候就没有理由不回你信息了!

这样子100%都会得到回复!

9,顾客犹豫不决?

很多时候顾客买一样东西,问来问去但就是不付钱买,他在犹豫什么?

打个比方,你今天下午要去看电影,电影票50元一张,可当你出门时手机不小心摔了,修手机花了50元。那么你下午还会去看电影吗?

这时概率成了一半一半,有的人觉得修手机已经花了50元冤枉钱,好心疼,电影就不看了吧。也有的人会认为,虽然修手机花了50元挺冤枉,但和看电影无关,电影还是要看的。

而我们再换一种情况!你已经买好了一张电影票50元,可当你出门时电影票不见了,你如果想看电影就得再花50元买一张票,那么你还会去看电影吗?

这时我相信90%的人,都索性不看这场电影了!

明明都是浪费了50元冤枉钱,但为什么,前者和后者的心态完全不一样呢?

因为前者虽然修手机花了50元,但电影票依旧是一张电影票的钱,不会引起太多的不甘愿。而后者弄丢了一张电影票50元,想要看电影就需要再买一张电影票,这时相当于花了2倍钱去看电影,怎么想都不值,索性不看了!

所以啊,花钱和不花钱,本就是顾客心里的一念之差,顾客犹豫通常都是左思右想、不甘心花钱,而不甘心花钱都是陷入了一种花钱的纠结和错觉!

错觉,会让一个人不甘心花一笔钱,但同时,也会让一个人“更愿意”花一笔钱!

怎样的错觉会让一个人更愿意花钱了呢?就是当他看到别人比他的处境更差、更穷、更不容易,但也花了同样的钱,他就瞬间觉得这钱花的没那么心疼了!

打个比方,顾客找你买一单产品500元,他觉得一下被你赚了500好不甘心,犹犹豫豫就是不买。这时你可以说:“你别看这一单你要转给我500,其实我比你更不容易。我刚囤了30万的货,团队老大那边还欠着15万,要一单一单卖了慢慢还。。。”顾客一听,是不是瞬间想开了?

你弄丢了一张电影票50元,想要看电影就得再买一张票,但我告诉你为了看今天的电影我旷了一下午工,被罚了1000元奖金!你一听,是不是瞬间心情好多了?是不是又想看电影了?

再比如,经常有一些学员来找我报课程时,会诉说自己是宝妈、是学生,处境困难,而我会告诉他们,学习班里有一些学员的处境比你难多了!有创业负债几十万的,有遇到我之前被人坑了好几万的。。。。说完就没人发牢骚了,甚至还窃喜,自己报课程比别人压力小多了!

10,大智若愚,才是真本事!

很多人一味觉得,做销售就一定要口才伶俐、能言善辩,于是往往为了展现自己能力,用各种所谓“话术”去把顾客辩的哑口无言。

到最后人家都不回你信息了,你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赢了。其实顾客不回你信息是说不过你吗?人家懒得搭理你罢了。

所以,微信销售不是辩论赛,并不是比谁话多、谁说赢了谁。恰恰相反,在和顾客沟通的过程中,有时要让顾客占上风,让他感觉他比你聪明,这样可以让顾客大大降低对你的怀疑,反而更容易成交!

比如在和顾客初次沟通的过程中,顾客很老练的发语音说话,而你故意只用文字回复,故意带一点错别字,让对方觉得你还不太娴熟、不太老道,因而接下来顾客讨价还价、提各种条件的时候,你做出的一切回应对方都不会有太多怀疑,轻松拿下。

相反,你让顾客觉得你是个“老江湖”,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他都觉得是在套路他!

再比如,主动承认自己“笨”,尤其遇上爱抬杠的顾客,和顾客观点有分歧的时候,你是激烈争辩去争赢他呢?还是故意给对方一些存在感、然后心满意足的花钱买产品?肯定是后者。

顾客说你的价格表太乱了,文字介绍太啰嗦了,你不用去反驳他,而是说:“都怪我太笨,写的简单怕表达不清楚,没想到写多了却反而啰嗦,多谢你提醒哈~”让顾客取得一些存在感,他会心情大好。

相反,你一个劲去反驳顾客,说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说自己专业,你越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就越是在强调顾客是错的!有哪一个顾客会因为自己错了、自己说不过别人、自己被教育了,还有心情花钱买东西的?

而你故意让他赢,顾客心情大好的情况下,购买产品的概率会至少高5倍!

再比如算钱的时候,故意少算5块钱。你直接给顾客优惠5元,他还不一定领情马上买,但你“算错钱”,他会趁着这个空档赶紧买,甚至还怕自己付钱太慢被你发现反悔了!

行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常有些小白想在微信卖点东西,却因学艺不精而被骂的狗血淋头。更有甚者,被骂了还想骂回去,结果骂不过别人,自己又憋了一肚子气。

其实既然在微信销售,争口舌之快,过嘴瘾这东西是最没啥意思的。你把微信好友个个都成交了,这才叫真站起来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飘哥说私域

飘哥说私域

资深宅男教你玩朋友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