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违规修车引关注,涉事车主身份曝光,背后牵出行业乱象
咱就说,出门在外,车子出了点毛病,想在服务区歇个脚,顺便修修车,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可最近湖南官庄服务区这事儿,真让人摸不着头脑,直接给你来一句“禁止修车”,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
这事儿啊,发生在2024年4月28号,一位货车司机在湖南官庄服务区,车子撂挑子了,想自己动手修修,结果窜出来一个红衣工作人员,态度那叫一个横,直接一句“不让修”,你说气人不气人?
你说这红衣大哥是吃了枪药还是咋地?
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服务区是“画地为牢,各自为王”啊!
说白了,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着服务的旗号,干着垄断的勾当。
你品,你细品,这事儿真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开始曝光高速服务区汽修行业存在的垄断现象。
就拿2012年河南某高速服务区来说,强制车主接受指定汽修服务,价格高得离谱,简直就是明抢!
虽然后来被曝光了,但类似的情况,那可是屡见不鲜。
官庄服务区这事儿,根本不是啥新鲜事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要说这高速上的糟心事儿,可不止这一件。
2023年,湖南高速还被曝出“天价拖车”事件。
一辆小轿车抛锚了,拖车公司狮子大开口,索要数千元高额拖车费!
你说这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虽然后来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了,但“天价拖车”这事儿,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根本没法根治。
为啥?
说白了,就是利益链条太深,服务区经营权外包模式,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有些人可能会说,服务区汽修厂那是为了安全着想,毕竟司机没啥救援资格证,万一修车过程中出了啥事儿,谁负责?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个借口吗?
只要司机具备基本的维修技能和安全意识,修车过程不对其他人造成威胁,为啥就不能自己动手了?
难道非得让司机们乖乖地接受高价服务,才能保证安全吗?
这逻辑,咱是真搞不懂。
话说回来,这“红衣工作人员”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啥敢这么嚣张?
有网友猜测,他可能跟服务区管理方或者汽修厂有啥关系,说不定就是个“关系户”。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事儿可就更复杂了。
咱就想问问,如果调查证实这“红衣大哥”存在违规行为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相关部门会咋处理?
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还是真刀真枪地整顿一番?
现在,相关部门已经表示要对官庄服务区进行调查处理了。
但调查结果和整改措施啥时候能出来,还真不好说。
咱就希望,这次的调查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彻底解决服务区存在的乱象。
这关系到咱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
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各种吐槽和质疑,都快把屏幕给刷爆了。
有人说,这服务区简直就是“黑社会”,想咋地就咋地。
也有人说,以后开车出门,还是自带干粮和工具吧,免得被服务区宰一刀。
咱觉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本来是为过往司机提供便利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相关部门真该好好管管了,别让这些“蛀虫”毁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高速公路服务区,本该是旅途中的驿站,而非利益的角斗场。
希望这次事件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广大司机一个公平、透明、便捷的出行环境。
路是大家的,服务也该是大家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