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交易暂停后,李嘉诚准备再卖电讯业务?规模超过190亿美元

紫蓝谈社会趣事 2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3月31日早间,长和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就近期传出的“长和即将出售全球电讯业务赴伦敦上市”的消息作出了回应:

截至目前,董事会并未对全球电讯业务有关的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将会进行任何交易。

注意,这里说的是不确定,而不是不会。

且据知情人士透露,长和已经就涵盖香港、东南亚,以及欧洲的电讯业务分拆计划与小部分财务顾问进行了讨论,也就是说,李嘉诚可能出售这一业务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

据悉,长和环球电讯咨询估值约有100亿至150亿英镑(约等于938亿至1408亿人民币)。

再加上此业务的现金流相当充沛,绝对属于优质资产,必然会大大提升伦敦交易所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而且,如果这笔大刁(Big deal)完成,将一举刷新伦敦多年来的交易记录。英国对此那是大大的欢迎。

至此大家应该已经能看出,从巴拿马港口到全球电信业务,李嘉诚出手既是王炸,出手的无一不是大业务。

2024年,长和电讯业务的总营收883.71亿港元,占长和集团总收入的19%,并且2024年比2023年还增长了2%。

包括李嘉诚相关的巴拿马港口业务也是一样,光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就达到了93.2亿港币,占到集团的14.7%,增长率约为18.86%。

这两项业务可以说是妥妥的持续增长,且造血能力优秀。

所以他“打包出售”的行动,更是让人忍不住质疑。

这么赚钱的业务,到底为什么非要卖给西方国家?难道真如传言所说,李嘉诚就是单纯的看衰中国市场?

此次透露出来的“出售全球电讯业务”的消息,实际上更像是将电讯业务分拆后在欧洲上市,说直白点就是资产转移的套路,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跑路”。

再说一点,大家应该多少了解过,长和共拥有四项核心业务,分别为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基建,然后就是电讯。

那么李嘉诚想要出手的港口以及电讯业务,与零售和基建相比,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政治敏感性极为突出。

3月17日,美国发布了一项文件,主要内容是要对全球的七大航道进行审查和控制。

这七大航道分别是马六甲海峡、北极航道、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新加坡海峡、英吉利海峡以及这次李嘉诚相关的巴拿马运河。

明眼人都能看出,在中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制造业横扫世界进而削弱美国的收入,就打算从这些国际航道下手,

毕竟卡死这些航道,就相当于控制了全球80%的大宗商品贸易。

等到港口费用一涨,税费一涨,什么工业国、生产国,商品的成本统统跟着上涨,我国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大幅下降。

所以说李嘉诚出售港口事件一经曝光,一下子就成为了全民公敌。

从公开此消息后,港媒连发三篇文章炮轰李嘉诚,接着港澳办下场,乃至香港两任特首皆为此公开发声,到最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都直接介入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却还是有小部分人不停地嘀咕着“在商言商”、“交易自由”等等的言论,(对此小编真的都说累了)。

有这些想法的人,真的麻烦大家仔细去了解一下,这次港口的买家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贝莱德集团,那可是美国政府公认的“白手套。”

2023年乌克兰政府将自家的能源、矿产、基建、电网、农业等投资,还有全部的国营企业统统打包卖给了美国,这个买家正是贝莱德集团。

除此之外, 从次贷危机到俄乌冲突再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和新冠疫情的爆发,背后均有贝莱德集团的影子。

这么多例子摆出来,哪怕是再迟钝的人,也该能看出贝莱德公司不是个普通的商业公司了吧?那么李嘉诚叱咤商界几十年,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贝莱德创始人芬克与前美联储主席耶伦

可他还是决心要卖,而且是打折卖,卖给特朗普政府以及与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美国金融巨兽。

那么还有人说了,那贝莱德能买,为啥中国不能买,是不是咱们抠抠搜搜不肯出价,李嘉诚“在商言商”的性格,权衡之下才决定卖给美国。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早在2015年就有国资找李嘉诚谈过,想要买下40%的股份,然而当年的李嘉诚直接报出了高于市场价2、3倍的价格,而且还一点没有控制权。

这种情况国资肯定不会当这个冤大头啊。

然而可笑的是,此番贝莱德公司给的报价(228亿),竟然只有当初给我们的一半左右,且还是包含80%的股份外加控制权,简直就是清仓大甩卖了。

这还能怪大家骂的狠吗?

至于电讯业务的敏感性就更不用说了。

当初咱们中国的华为、中兴等一度被主流国家拉入了黑名单,英国政府也是明确将我国华为排除在关系网络之外。

一个单纯的社交软件TIKTOK也被美国找各种理由前后围堵.....

4月5日,即将迎来TIKTOK在美国的“最终审判”。

那些口口声声高含“交易自由”的人,怎么不去问问特朗普懂不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

总而言之,小编个人认为,李嘉诚此番举动背后只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他察觉到了国际上的摩擦未来可能对这两项业务产生不良影响,鉴于自己年事已高,想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把产业处理到最大程度的“安全”范围内,

哪怕是长和的股票就一路下跌(现如今股市已经蒸发了700多亿),全民痛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全面审查,李嘉诚也在所不惜;

至于第二点原因更让人不寒而栗了,毕竟单是港口事件就让人很难不向政治站队这方面去想。

现在的长和可以说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无论是哪种结果,最终李嘉诚都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一千到一万,还是那句话——

作为商人,首先要爱国,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李嘉诚能在商业领域风生水起,不也是因为背后有祖国作为支撑,有香港这片土地作为它的根基?

然而他过于注重自身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种忘本的表现,最终也只能自食恶果了。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

美FMC查7大运河航道 造成航线壅堵国家船舶 拟禁入境——2025/03/17 工商时报

长和卖港口|长和卖港口遇阻 据报部署分拆千亿元环球电讯业务赴英国伦敦上市 长和:未有就有关的任何交易作出决定——香港经济日报2025/03/31撰文: 陈韵妍

贝莱德:8万亿美元的全球资管老大是如何炼成的?——远川出海研究2021-03-19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