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剩的两个殖民地:主国曾多次求它们独立,可人家愣是不答应
一提到殖民地这事儿,想必不少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心里都不是滋味,说起来都是满满的辛酸史。
对不少国家而言,那段被别的国家统治的日子,真的是挺丢人的,因此,这些殖民地国家都特别想赶紧独立。
但现在全球范围内,有这么两个挺特别的国家,它们压根儿没想着要自立门户,反而乐呵呵地愿意接受别人的管辖,成了殖民地。
这两个国家的主权国多次提出让它们独立的要求,可它们俩就是死活不点头答应。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一个怀揣着美国梦的国家:波多黎各】
要是说现在哪个国家最会“厚着脸皮”行事,波多黎各绝对算一个。在这个世界上,要提起脸皮厚的国家,波多黎各肯定逃脱不了被提及的命运。
其实有个误区,波多黎各并非一个国家,它只是加勒比海上的一座小岛罢了。
不过跟其他普通小岛有差别,波多黎各已经有了归属,它是美国的一块地盘。
换句话说,这儿的居民都拥有美国的国籍,电话号码区号跟美国一样,用的钱也是美元,就连他们的国家元首,也跟美国的总统是同一位。
说白了,波多黎各在理论上就是美国的一部分,这点没跑。
但说到美国,他们对这块地方可不太乐意认作自家的地儿,因此就没把它算进自己的版图里。
波多黎各没法参与美国的总统选举,因为它们没有州的那些权力。
不过波多黎各这边,心里头一直盼着能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可老是被晾在一边,没能如愿。
不过,波多黎各想要成为美国一部分的念头并没因此熄灭。哪怕遭到排挤,他们也会找路子往里挤。说白了,波多黎各心里头藏着的,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梦。
波多黎各和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已经纠缠了好久。说起来,波多黎各和美国之间的那些事儿,真的挺有故事的。它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哥伦布出海探险那会儿,西班牙人就撞见了波多黎各这块地儿。那时候,大家伙儿都管它叫“圣胡安岛”,说白了,就是为了纪念天主教里的圣刃,耶稣他表哥施洗者胡安,英文里头说的就是那个施洗者约翰。
波多黎各这个称呼,它是后来才被采用的。
以前,波多黎各被西班牙统治着,它还是西班牙海上运输的一个重要停靠站。
但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波多黎各的好多人都因为吃得不好、干活太累这些原因,慢慢就没了命。
但是,当美国逐渐强大起来后,没多久,它们就顺利地从西班牙那里把波多黎各的控制权给抢过来了。
后来,波多黎各就变成了美国管辖的一个地方。
但让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当初他们拼尽全力争抢到手的那片土地,到后来却变成了个烫手山芋,让他们束手无策。
那时候,美国对波多黎各那是相当重视,毕竟它地理位置太好了,正好是加勒比海周边国家往北边走的必经之路。
要是拿下了波多黎各,那它们就等于捏住了好多国家的“钱袋子”。
由于位置特别好,美国开始对波多黎各进行大量投资,还授予了他们美国公民的身份,让他们能自由进出美国本土。
另外,美国给了波多黎各不少经济上的援助,而且波多黎各赚的钱也不用上交给美国政府交税。
说实话,波多黎各的发展,美国确实投入了大量精力。
没过多久,波多黎各的基础设施就搞得挺不错的了。
其实吧,美国以前想让波多黎各加入成为他们的一个州,但波多黎各方面却婉拒了这个提议。
要是他们还是殖民地的话,那就能啥好处都占着,啥责任都不用担。但一旦成了州,那就得挑起州该挑的担子了,好比说,得为美国上战场出力。
后来,因为一连串的事儿,美国停止了对波多黎各的经济援助,结果波多黎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立马就掉了好几截。
后来波多黎各那边也想明白了,就说他们想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这时候吧,美国那边却已经没这个打算了。
这样一来,情况就变成了美国不想再插手波多黎各的事务,但波多黎各却死活不愿独立,一门心思就想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美国想尽办法想摆脱这个“粘人精”,可波多黎各就是赖着不走。
波多黎各作为美国的一个属地,心里头想着,自己遇到难处时,美国老大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但反过来,美国那边呢,其实巴不得波多黎各赶紧自立门户。
法属圭亚那跟波多黎各一样,有过差不多的遭遇。
【法国在海外最大的领地:法属圭亚那】
一提到法属圭亚那,法国人可能就开始皱眉,心里头直嘀咕,这家伙就像是粘上了,甩都甩不掉。
从“法属圭亚”这个名字就能直接明白,这地儿是法国的地盘。说白了,法属圭亚就是法国管辖的一个地方。
瞅瞅地图,法属圭亚那和苏里南紧挨着,就像是隔壁邻居一样。说起来,它们俩还都经历过被殖民的那段日子,历史背景挺像的。
但话说回来,苏里南已经自个儿当家做主了,可法属圭亚那那边,还归别人管着呢,处于被统治的状态。
其实,说到这些小国家的被发现,基本上都是因为哥伦布。
法属圭亚那其实也是哥伦布探险时找到的。他一到那儿,就急着告诉所有人,说他又找到了个新地方。
很快,好多国家都开始这个小地方了,而荷兰是头一个赶到这里的。
真没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落竟然是个“黄金宝地”,在全球都相当有名,算得上是金库界的明星。说实话,这儿的资源真是多得让人眼馋。
后来,好多国家都看上了这个地方,但最后拿下的,是法国。
法国拿到法属圭亚那的地盘后,就把它变成了自己在海外的一个省份,还立马派军队过去镇守了。
但也许这成了法国挺后悔的一个抉择,毕竟他们这么做,就等于把法属圭亚那直接算作自己国家的一部分了,那里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和本国人民一样的各种福利。
然而日子久了,这儿的居民渐渐变得相当“慵懒”,说白了,他们几乎是全靠法国的援助过日子。
要是没钱花了,那就直接找法国那边要,缺啥东西也一样,张口就要,简直就像是有求必应,啥都不用愁。
后来,法国方面觉得这事儿真没法再忍了,就琢磨着把法属圭亚那这块地方给放出去,让它自个儿独立。但说来也怪,他们自己心里头却又不太乐意这么干。
它们心里明镜似的,清楚一旦真的分家单干,靠自己那点国力,恐怕难以维持生计,而且还会丢掉法国这个现成的钱袋子。
然而,只要法国还没实现独立,那就得一直给他们帮忙,还得时不时提供点经济上的援助。这就像有个大树遮风挡雨,自己也跟着沾点光。
这么说吧,仔细想了想好处和坏处,法属圭亚那怎么可能还会想着独立呢?
说白了,这两个国家之所以不想分家单干,主要是因为自个儿没本事,得靠别人施舍才能过活。它们就盼着能轻松享福,啥都不用操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