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易烊千玺电影《小小的我》破防:从脑瘫少年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倔强与温柔

芈伊 5天前 阅读数 4 #推荐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小小的我》,还是那么“好哭”。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当初电影刚上映时,我就独自一人走进电影院去看过这部电影,你们有过独自看电影的经历吗?那种不用顾及旁人、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自在感,挺奇妙的。不得不说,成年后的孤独,有时候是一种难得的成长契机,当你接纳它,就能活得更加自洽,就连看电影时也能更加的投入。

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真的太好哭了!易烊千玺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把脑瘫少年刘春和演绎得入木三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个艰难的动作,都狠狠戳中我的泪点。他将刘春和的坚韧、倔强与不认输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始终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灵魂。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影片的开头,刘春和去培训机构演讲,他认真又努力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可小朋友们却无情地哄笑打闹。这时,他讲起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刘春和就像那苔花,即便生活在无光之处,依然努力绽放。他的世界对他如此不公,却从未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依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这不正是我们在成长路上不断追寻的力量吗?即便渺小如尘埃,也要努力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还有公交车上让座的情节,他礼貌让座,换来的却是那位妈妈的嫌弃……当那位母亲拽着孩子远离时,她或许不知道,这个动作可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辈子的偏见。还有司机那伤人的话语:“这个样子就不要出来坐公交了”。那一幕真的看得我满心愤怒与心疼。如果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尊重残疾人群体,那么这些失礼和伤人的行为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我们总说要换位思考,可真正面对弱势群体时,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不仅是对他们尊严的伤害,更是对社会文明的拷问。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刘春和找工作的片段,更是让我泣不成声。对正常人来说轻而易举的工作,他却要拼尽全力。表演“报菜名”时,他走路吃力、搀扶着喘气,却还是被老板一句“我只想招个正常人”拒绝。那种明明已经很努力,却还是得不到的心酸,谁能懂?这让我想起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认可和回报的时刻,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真的让人难以承受。好在最后他应聘成功,那一刻,他和外婆抱在一起哭着笑的样子,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配得感,这是他应得的!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吃糖被噎的情节,是全片最让我崩溃的地方。那种绝望,仿佛能让人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刘春和的世界单纯又美好,他善良、乐观,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哪怕遭遇再多挫折,也始终对世界报之以歌。他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模样,即使身体有缺陷,也从未放弃实现自我价值。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生活的琐碎和压力所掩盖的希望与勇气。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之前去电影院看完这部电影《小小的我》走出影院时,我特意留意了周边设施:商场里崭新的无障碍卫生间,地铁口的盲道改造工程,连共享单车都配备了语音导航。这些改变或许微小,但正是这些细节,丈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刻度。但有一些无障碍停车位会被别人贪方便给“霸占”,在此,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千万不要这样做,请给弱势群体留一点生活空间。

在杭州某社区,有个“无碍咖啡屋",店员全部是残障人士。这里没有怜悯的目光,只有平等的微笑。当顾客说“你们真厉害",店长总会笑着纠正:“我们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平常心,或许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在上海某残障人士创业基地,曾见过一位脑瘫程序员,他用牙齿咬住触控笔编写代码;一位唐氏综合征咖啡师,记住了300种咖啡配方。这些“刘春和们"用生命告诉我们: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门缝里透进来的光,足够照亮整个世界。

在这个繁华喧嚣、彰显个性的时代,脑瘫群体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他们努力生活,却因为身体原因,在社会的边缘默默挣扎。就像电影名一样,他们是小小的,没什么野心,却在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真心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电影,让我们看到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上安然地生活。

图片来源电影《小小的我》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一看,它不仅是刘春和的故事,更能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挣扎与希望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看完电影的感受,我们一起聊聊。

#易烊千玺 #小小的我 #脑瘫群体 #成长感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芈伊

芈伊

不给人生设艰,喜欢什么就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