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棕熊深夜"探店"奶茶店,生态改善背后的喜与忧
2025年5月5日凌晨,西藏那曲一家奶茶店遭遇“不速之客”——三头棕熊撞破卷帘门闯入店内,不仅吃光食材、破坏设备,还叼走一桶食用油“打包”离开。店主刘先生回忆:“以为是遭了贼,看监控才发现是熊!”监控显示,三头熊在店内“扫荡”近50分钟,甚至上演“分工合作”:一头翻找奶茶原料,一头撞倒货架,最后一头叼着油桶扬长而去。

生态变好,熊为何更“猖狂”?
这并非西藏首次发生“熊出没”。近十年,当地棕熊数量因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增长超40%,活动范围逐渐逼近人类居住区。仅2022年,青海、西藏就报告数百起棕熊入侵事件,破坏房屋、啃食粮食甚至伤人。专家分析,高海拔地区食物稀缺,垃圾场、奶茶店等人类活动区域成了棕熊的“新食堂”。加之部分游客违规投喂(如2024年萨普神山景区游客投食引发熊扑车事件),棕熊逐渐失去对人类的警惕。
人熊冲突如何破局?
面对频繁的“熊患”,牧民和商家苦不堪言。传统防护如铁门、鞭炮驱赶效果有限,甚至有熊拆毁检查站大门反复闯入。政府尝试多管齐下:
1. 科技防护:推广电子围栏、智能监控,实时预警熊类靠近;
2. 补偿机制:野生动物致损可申请保险赔偿,青海省2022年将人身伤亡赔偿提至60万元;
3. 生态疏解:规划核心保护区与缓冲带,减少人熊活动重叠。

网友热议:该怕还是该护?
事件引发两极讨论。有人调侃“熊也爱喝奶茶”,更多人担忧安全:“保护动物不能以人命为代价!”专家呼吁,公众需保持安全距离,不投喂、不挑衅,商家可加固门窗、安装警报器。正如林业部门提醒:“棕熊是保护动物,但更是猛兽。”
这场“奶茶店奇遇”既是生态复苏的见证,也敲响人熊共存的警钟。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保障民生?考验着智慧与平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