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名宫女为什么勒不死一个皇帝,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吗?
十七名宫女为什么勒不死一个皇帝,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吗?
如果一名宫女因为力气小失败了,可以理解,但十多名宫女齐心协力都勒不死皇帝,就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哪怕皇帝是什么所谓的“真龙天子”,可终归是肉体凡胎,被人用力勒,总归还是会“死”的。
难道说这十几个宫女的力气还不如十几条成年犬力气大吗?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混账皇帝”嘉靖和往常一样搂着自己最宠爱的曹端妃安睡在寝宫之中。
可到了后半夜,杨金英联合十六名宫女开始了她们匪夷所思的“刺杀案”。
她们要刺杀的人,就是——嘉靖。
为了防止惊醒嘉靖,她们脱掉鞋子,悄悄地来到了嘉靖的床前,并将绳子系在了嘉靖的脖子上。
为了万无一失,这十七名宫女早就部署好了计划,有人负责按压嘉靖的手脚,有人负责嘉靖的身体。
察觉到窒息的嘉靖很快清醒了过来,并开始猛烈的挣扎,求生的本能使他爆发了巨大的潜力。
可惜,由于平日缺乏锻炼加上宫女也不是吃素的,因此在挣扎过后,嘉靖很不争气地晕了过去。
由于明朝宫仪,所以此时曹端妃与嘉靖并不在一张床上,也就是她并不知道嘉靖的遭遇。
就在这个马上就要看到胜利曙光时候,平素都不曾杀鸡的杨金英却因为害怕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情急之下,杨金英在那个结上又打了一个结,形成了“死结”。
众所周知,“死结”是勒不住人的。
看到慌乱中汗如雨下的杨金英,她的同伙们也彻底陷入了深深的后悔。
毕竟作为皇宫中地位最低的人,她们今晚要谋杀的是他们平时都不敢正眼相看的皇帝。
危机时刻,为求保命,张金莲果断选择背叛,悄悄地离开,并将此事告诉了皇后。
在整个封建两千多年历史中,都没有发生过如此“离奇”的事情。
大吃一惊的皇后立刻带着几名太监和宫女来到了曹端妃的寝宫,并喝令杨金英等人停下。
杨金英等十几名宫女面对皇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度害怕,纷纷停下了动作,并在床边与皇后对峙。
双方人马大眼瞪小眼,形成了诡异的宁静。
贴身女官陈芙蓉害怕杨金英拼死反扑伤害皇后,于是连忙跑出寝室,呼叫帮手。
帮手赶到后,杨金英一行人自知成功无望,纷纷束手就擒。
而作为叛徒的张金莲不会明白,只要她参与了这个计划,无论她做什么自救,都不会改变她的结局。
虽然勉强躲过一劫,但由于长时间窒息,嘉靖仍然昏迷不醒。
直到御医给他灌下几口药酒,才勉强恢复了一口气。
不过嘉靖仍然吐血三升,脖子上留下了明显的隐疾。
之所以嘉靖大难不死,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1.杨金英紧张过度,未能勒紧,反而系了个死结。
2.叛徒张金莲的临阵退缩。
如果杨金英没有那么晚手忙脚乱,嘉靖早已见了阎王。
如果张金莲没有做叛徒,那么就算结没有系紧,一个晚上也足够嘉靖窒息而亡。
主要还是——眼高手低,过度紧张了。
要是她们在动手之前,能够找几只鸭子练练手,见识一下“鲜血”,把自己的胆子练上去,或许嘉靖的年号会终止在二十一年。
或者当嘉靖昏迷之时,她们如果能拿着旁边的重物(例如凳子等),狠狠地砸在嘉靖身上,也会送这个“万岁爷”驾鹤西去。
只可惜,这十几个人里并没有人能够冷静下来,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最终,刺杀也宣告失败。
比这场“刺杀案”本身更戏剧性的是它的动机,十七名宫女刺杀皇帝。
就算她们成功了,她们也不能“改朝换代”,更不能“逆天改命”。
但嘉靖的虐待,导致了她们的精神崩溃。
作为明代最聪明的皇帝,嘉靖并不在乎祖宗两百年的基业,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生命。
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长度,他不上朝,不理国事,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如此痴迷长生的嘉靖得知老祖宗朱元璋女儿宝庆公主的驸马赵辉之所以能活到98岁,就是因为“采阴补阳”之后,立刻表现了出了极大的兴趣。
当然,这个“采阴补阳”与大家所理解的还有些出入。
这里的“采阴补阳”指的是喝女子的“经血”。
在得知此事后,嘉靖果断将女子“经血”融入丹药之中,希望以此可以长生不老。
作为“天下至尊”,嘉靖挑选了全国上下数千名八至十二岁的少女,将她们像蚕蛹一样圈养起来。
这里的“蚕蛹”是写实的,没有半分虚假。
这些宫女进宫后,每天只能以树叶为食,露水为饮。
这些都是为了嘉靖口中的“干净”。
等她们来第一次“月经”,嘉靖就会迫不及待地采用她们的鲜血,融入丹药,以求长生。
如果仅是如此,宫女们还能忍受,毕竟没有人愿意直面死亡。
可嘉靖因为常年“采血”却并没有“长生”,性格也变得十分古怪。
他不仅在精神上折磨这些可怜的女子,在肉体上也没有放过她们。
生性残暴的嘉靖对宫女们动辄得咎就会处罚宫女。
甚至是宫女的一个眼神,就会引起嘉靖的不满,并引来一顿暴打。
《明史》记载,遭到嘉靖虐待而死的宫女多达数百人。
“若有微过,多不容恕,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三百人。”——《明史》
也正是在这种极端的肉体、精神折磨之下,这十七名宫女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
她们像陈胜、吴广一样发出了怒吼“死国可乎”?
“皇帝好道术,炼丹服食,性寝躁急,喜怒无常,宫人等不胜怨惧,同谋构乱云。”——《明史》
为了她们,也为了那些无辜死去的姐妹,这十七个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荆轲之路”。
只是她们没有想到,她们不是“荆轲”,只是“秦舞阳”罢了。
领头杨金英、叛徒张金莲等十七名宫女全部遭到了处死,没有一个例外。
“荆轲”们最终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万幸的是不知道嘉靖是不是为了积攒阴德,并没有选择“株连九族”,这十七个人的家人最终得到了保全。
不过有两个无辜的人还是牵连了进来。
曹端妃和王宁嫔因为杨金英的供词(实际无任何证据),无辜的卷了进来,并最终被一起处死。
由于皇帝正在吐血,所以这件事情是皇后一手操办的,受宠的曹端妃和王宁嫔有很大可能是因为皇后的“嫉妒”而死。
经历“九死一生”后,本来还会上几次朝的嘉靖选择彻底神隐,再也不管朝政,并直接搬到了西苑。
嘉靖二十一年后入朝为官的官员们,再也没有见到他们忠心侍奉的皇帝了。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